第151节 破贼(二)-第2/4页





    “大帅,使不得呀,流贼有好几万人,大帅兵少,还是带兵入城吧。”怀宁知县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哀求道。

    “你不是对朝廷的援剿副将说,怀宁没有钱粮也没有流贼,所以不欢迎官军吗,本帅此次出兵是为剿贼而来,不是来守你这小县城的,你召集本县丁壮好好守城吧。”杜文焕冷笑一声,挥手命亲兵把又喊又叫的怀宁知县赶了出去。

    怀宁知县一走,大帐内又安静下来,杜文焕招呼众将围过来商议起破敌之策,曹文诏有点担忧,他与流贼打过几仗,对方战力的确不强,但人多势众,打起仗来不顾死活,如果官军人少很难顶住,其他军官也深有同感。

    “但我们手里有铁骑,流贼至怀宁城下时,我延绥军突然出现,迫使流贼与我军在城下死战,待敌疲惫不堪,再以丰州铁骑对其侧后发起突然攻击,两面夹击势必一举破敌,本帅决心已下,此战就这么打了!”杜文焕大手一挥道。

    众将退下后,李榆还是有点不放心,又回到大帐对杜文焕说道:“大帅的兵力还是不足,我的两营步军交给大帅调遣吧。”

    “可以,不过他们在阵前不能再打你的黑鹰旗了,必须打延绥镇的军旗,你的行踪必须绝对保密,”杜文焕点点头,拍着李榆的肩膀笑道:“其实你用不着担心,我军料敌在先,已经胜算过半了,榆子,我告诉你一个打仗的诀窍,守好自己的侧翼,攻垮对手的侧翼,做到这一点则胜券已在掌中。”

    李榆松了一口气走出大帐,迎面一股朔风吹来,他打了个冷战,这几日的雪都没下起来,张鼎大哥也许就要到了,真想不到才两年多没见,自己成了明国重将,张大哥却成了明国的反贼,而且两人再次相见也许就是面对面的厮杀,他一定不知道我在这儿,我又该如何帮助他呢?

    其实张鼎也没想到他会造反,他在榆林镇混得很不错,一边当军官,一边干马贼,两边都干得有声有色,而且还被提拔为都司,他倒霉就倒霉在太讲义气了,金军入犯之时,朝廷征召西北五镇精锐入卫勤王,张鼎也随榆林总兵吴自勉出征,不过部队几乎两年没发饷,到了黄河边时,穷困交集的士兵终于哗变了,张鼎受命去弹压,见到哗变的兵有不少是他的亲朋故交,不忍心下手反而听之任之,放纵逃兵就交不了差,最后连他自己也一拍屁股躲回老家怀宁。本来他想先避避风头,再找关系疏通一下,以后接着在榆林镇混,没想到西北民变越闹越厉害,哗变的官军也纷纷加入其中,他的熟人太多了,大家接二连三找到他,请他出面拉队伍造反,拥戴他的声势越来越大,连官府都惊动了,官府把逃兵加谋反这两顶帽子扣下来,他不想造反也由不得他了,于是他真的成了反贼的头领。

    张鼎是延绥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人,声望高又有本事,他一造反非同小可,延绥镇的大小贼头马上表示愿意拥戴他做盟主,他当马贼时的伙计闯王高迎祥、混十万马进忠等人甚至打算带着手下入伙,但张鼎做事非常低调,树大招风的道理他懂,盟主是坚决不当的,拉人头凑数的事也绝不干,他造反主要招收当马贼时的兄弟和当军官时的手下,队伍人数不多还不到千人,却非常强悍能战,官军围剿几次都被打得头破血流、落荒而逃,官军中朋友趁机把他吹得神乎其神,官军心里发虚不敢来了,官府见官军不给力,吓得躲进县城不敢出来,怀宁一带成了张鼎的地盘,他的队伍还守规矩,自己不祸害百姓也不许别处的流贼进来祸害,于是怀宁百姓好过了,既不用向官府缴税,也不用担心官军或流贼祸害,多少能活下去,怀宁的地主、大户保住了家业,也暗中向他交粮纳贡,张鼎在怀宁的日子过得还挺美。

    这次张鼎去定边也是无可奈何,王左挂、苗美在宁寨降而复叛,一心想扩充实力,派人约张鼎一起打出边墙到塞外抢马,张鼎毫不犹豫就拒绝了,就凭他们手下的一帮土贼也敢打精锐的边军,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张鼎不干他们就自己干,结果被定边副将张应昌杀得大败,几乎被追得无处可逃,王左挂这时又想起了张鼎,派手下熟悉张鼎的人到怀宁求救——王左挂当过边军,帮着张鼎干过一些贩运私货到塞外的勾当,俩人有些交情,投靠王左挂的哗变官兵也有不少是张鼎的旧交,经不住来人的苦苦哀求,张鼎这才带着五百多骑兵去接应这俩倒霉鬼。张鼎面子大,他亲自出马到了定边,官军中马上就有朋友暗中帮忙,双方装模作样打了一仗,然后各自退兵,王左挂和苗美总算脱了险,对张鼎感激不尽,非要拥戴张鼎做他们的老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