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 会合-第3/4页
三人正在聊着,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号声,刘石头仔细听了一阵,随即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喊大叫道:“咱们的人到了,这是二柱的牛角号声,只有他才会吹得这么难听。”
远处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一面红旗,正向这边急速移动,大旗后面是密密麻麻的骑兵,越来越近了,红旗上那只张牙舞爪的黑鹰也看清了,刘石头展开自己的黑鹰旗,呼叫着纵马迎上去,孟克、虎大威、猛如虎、丁启明、金国鼎等人大呼小叫,白安与周遇吉也击掌相庆。
铁骑终于到了,李榆上前举手示意,队伍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将士们纷纷下马,熙熙攘攘地围上来,打完遵永大战以后大半年没见了,谁都想和自己的统帅多说几句话。虎大威、猛如虎看见了老熟人丘显、博尔术,马上嗷嗷叫着抱在了一起,白安、周遇吉等人插不上话,只能在一边干看着,不过等张传捷、满柱的两营步军随后赶到,他们也算找到了同类。
张道浚、王国梁在一边仔细观察,这支队伍给他们的初步印象就是穷和乱,除了头上戴的红缨毡帽和身上披的老羊皮袄算比较统一外,其他服饰五花八门、形形色色,而且衣服上都打着补丁,武器也是各操各的家伙,有些武器甚至叫不出名来,队伍列队时还整整齐齐,一散开就乱成一团,军官和士兵勾肩搭背、没大没小,李榆和这帮家伙也打打闹闹、抱成一团,这成何体统!张道浚不由得皱起眉头,王国梁却看出了门道,悄悄告诉张道浚,这帮人身上都有股气,应该是杀过人、见过血的亡命之徒,千万不可小瞧。
张道浚正看着发呆,李槐、杜宏泰走过来向他施礼。
“在下榆林李槐,李玉山。”
“在下延安杜宏泰,杜孟卿。”
“在下泽州张道浚,字子玄。”张道浚眼前一亮。
张道浚与李槐、杜宏泰一聊,不由得大喜过望,这两位还是举人出身,而且身居丰州要职,读书人凑到一起,以后说话、办事方便了。
“诸位,本镇已经在河曲城外安排好营地,咱们有话回大营再说吧。”王国梁有些不耐烦了。
众人欢呼着乱哄哄地往营地走,李榆突然发现自己的人似乎走不到一块了,李槐、杜宏泰与张道浚边走边高谈阔论,虎大威、猛如虎与孟克、丘显、博尔术这些前马贼在一起大呼小叫,白安、周遇吉、丁启明等京师来的军官与张传捷、满柱等人凑到了一起,莫日格、特日格、库拜等蒙古军官也一起聊得起劲,而阿萨里和几十个诸申却始终跟在他的屁股后面。
当天晚上,张道浚、王国梁召集丰州兵聚餐,张道浚宣布巡抚大人赏丰州将士每人五钱银子,同时还告诉大家,山西是丰州的依靠,山西糜烂了,丰州也没好日子过,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流贼挡在山西之外,而王国梁的话很实在,他准备好了二十多头大肥猪,要大家可劲吃肉,吃饱喝足了好好干活。
雪越下越大,一连下了三天,河曲一段的黄河结冰了,王国梁急匆匆离开河曲部署河防去了,张道浚估计再有几天冰面肯定冻实了,雪一小下来就催着李榆赶路,于是丰州军又上了路,沿黄河一路向南开赴汾州府。
河对岸的人也许熬不住了,三五成群冒险涉冰过河,丰州骑兵一路上经常截住这些人,一顿棍棒、皮鞭把人赶回去了事,沿途河防官兵却手黑,抓住了人就杀,而且把人头砍下来挂在河堤上,李榆向张道浚抱怨明军滥杀——青壮男人杀了也就罢了,杀老人、女人和孩子就过分了,张道浚拍着李榆的肩膀说,这种时候绝不能手软,你不杀些人吓住对方,跑过河的人多了,你杀还是不杀?
丰州军一路跋涉进入汾州府地界,宋统殷传来急令,命令铁骑入驻永宁州,随时准备驰援沿河各处河防,李榆叫苦不迭,巡抚大人非把他们累死不可,张道浚却在告诫李榆,汾州府西临黄河,东守吕梁,是进入山西腹地的西大门,必须死守严防。
丰州军在永宁州扎下了大营,李榆本来打算休整几天,汾州府却突然传来消息,大股的流贼从南面的石楼县过河,河堤上布防的明军顶不住,打了几炮就溃逃了,流贼正在攻打石楼县城,汾州府的信使禀告说,是对岸清涧的大寇“点灯子”带人打过来了,流贼人多势众,石楼城小兵少坚守不了多久,汾州府一时半会凑不出足够的人马,请铁骑无论如何也要出兵相救,张道浚没等李榆说话就答应了,回过头来就催李榆出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