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节 廉吏-第2/4页
“山西巡抚宋大人是我的老上官,他老人家是个好人,不会不管我们的。”李榆对眼前的窘境也有些心烦,随口安慰了大家一句。
大家各想各的心事,一路走到平定州地界,探路的猛如虎回来报告,平定州的知州正带着差役、民壮在前面的官道上设卡阻截流民,知州大人要李榆速去见他。
平定州知州是个五十来岁的干瘦老者,身上穿着一件打补丁的旧官服,脚上蹬着双裹着棉布的草鞋,人显得很精干嗓门也很大,李榆见到他时,他正指挥手下的丁壮、差役用棍棒、铁尺把逃亡的百姓往回赶,同时喝令各村的里长、粮长把挡回来的本村百姓押解还乡,不过他的人太少有些顾不过来,不少百姓还是趁乱逃走了。
平定州知州仔细看了李榆的兵部行文,面无表情地说道:“李副将,你既然来山西援剿,本官正好借你的兵一用,本地刁民百姓逃遁朝廷的税赋,意欲抛荒流窜,你的骑兵多,本官派人给你带路,速去抓捕逃窜各处的刁民。”
“大人,末将奉旨援剿山西,是来清剿流贼的,末将还要赶到太原向巡抚大人报备,抓百姓是地方上的事,末将帮不了大人。”李榆很不高兴地摇头说道。
“胡说,这些刁民今天是流民,明天就可能是流贼,不把这些刁民制住,何以剿灭流贼?”知州大人指着李榆怒斥,接着把手一挥说道,“你们已经到了太原府了,本官自会派人通告巡抚大人,你们就按本官说的办,这几日的粮草少不了你们的,娄某还会赏给你们两头大肥猪。”
李榆还在犹豫,孟克、虎大威和猛如虎听说有肉吃马上兴奋了,一个劲地怂恿李榆接下这个活,其他人也眼巴巴地望着李榆——这一路上清汤寡水的日子确实太难过,有口肉吃也是大好事,李榆无奈地叹了口气,把手挥了一下,将士们高高兴兴地跟着带路的人四散而去,娄知州得意地笑了,又指手画脚地安排李榆带着没马的人去平定城外看管被抓回来的流民,仿佛李榆这个二品副将只是个听差打杂的。
孟克、虎大威和猛如虎这帮人本来就做过贼,抓逃亡的百姓简直易如反掌,三天之内赶回来三四千老百姓,平定城下男女老少挤了一大堆,娄知州这时又登场了,站在一辆大车上,放开嗓门对着老百姓破口大骂。
“尔等皆是我大明的子民,大明皇帝受命于天覆育天下苍生,没有大明何有尔等,吾皇爱护百姓与民轻徭薄税,大明田赋只按三十取其一征缴,向尔等加派辽饷也不过每亩九厘银子,如今我大明内有流贼作乱,外有建夷肆虐,正值多灾多难之时,这也是无奈之举,尔等缴皇上的税赋、应朝廷的差役也是天经地义,可尔等却举家逃亡逃遁税役,任由田地荒芜,如此下去必使地方糜烂且祸及四方,尔等实乃罪大恶极,如果不严加处置而使其他百姓效仿,这大片的土地谁来种?朝廷的赋税从何来?官军的军饷从何来?”娄知州越说越激动,指着在一边呲牙咧嘴的虎大威、猛如虎向百姓们喊道,“本官自就任平定以来,一向清廉为官,所收税赋、加派俱有朝廷律令可依,从未向你们多收一斗米、一分银,尔等就是这样报答本官的!别以为本官心慈手软好糊弄,朝廷已经派来了大队的官兵,尔等如果执迷不悟不肯交粮纳税,自有大明三尺之法严惩不贷。”
娄知州的骂声吓坏了老百姓,百姓们哭声震天,黑压压跪倒一大片,人们嚎哭着向娄知州哀求。
“大人,不是我等不想交粮纳税,是实在缴不起啊,缴了粮全家人就没饭吃,活不下去了啊,大人就可怜我等,放我等一条生路吧。”
“官府把没人种的荒田、还有官田、优免田的田赋、加派摊到每户人家,一亩地要交好几分银子,地里种出来的粮食又卖不起价,把粮缴了官府,全家人都会饿死,不离家逃亡没活路了呀!”
“大人,今年天旱收成不好,官府还要我等补交欠税,我们实在拿不出粮了,求大人给我们条活路吧!”
娄知州冷冰冰答道“大明各州县田赋已成定制,此非本官所为,尔等弃田不守本业,致使土地无人耕种,这些税赋也会加到其他人家田里,不惩治尔等,其他安分守己的良民必受其害,本官既受朝廷委派为官一方,就要按朝廷的律令征缴税赋,尔等不缴就是对抗朝廷,休怪本官无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