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 京营-第2/4页
“大人谬赞了,末将不过是出城射了几箭,当不得大人和李兄弟的赫赫威名。”王朴连忙摆手说道。
李榆也对王朴抱拳行礼,心里却在暗暗吃惊,那个从未见过面却硬说自己是杜家人的杜帅到底给多少人写信说起过他,怎么大明处处都有榆林将门的人?不过这个王副将人长得高大英俊,对人又谦和,应该是个不错的人。
王朴很殷勤地引着他们进了帅府,边走边说去大堂找京营提督李凤翔。李凤翔这时正愁眉不展地坐在大堂的帅案后面,一大帮京营的将领死气沉沉站在两旁,见到王朴进来,李凤翔头也不抬地问了句:“今儿来的这帮人都打发走了?”
“本官把人都打跑了,来人,给本官拿张椅子。”刘之纶招呼都不打就进了大堂,要了张椅子就挤着李凤翔坐在帅案后面,李榆一言不发站到他身后,李凤翔先是吃了一惊,接着就无精打采地向旁边挪了挪椅子。
“本官这几日在京营各处看了看,却见营中冷冷清清,校场上更是空空荡荡,反倒是宣外门外驻扎的石砫兵还在出操,京营临建奴而不能一战,已让人痛心疾首,尔等既是统兵之将,当整军习武以雪前耻,为何京营依旧如此萎靡?”刘之纶屁股坐下就申斥大堂内的众将,接着转脸对李凤翔说道,“李公公,前几个月,总督大人卧病在家,本官又在外征战,京营全由你掌管,如此一副衰败的样子,皇上怪罪下来,你如何去交待?”
众将冷眼看着一言不发,刘之纶升兵部侍郎时就到京营胡言乱语过,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李凤翔过了一会才答道:“刘大人,咱家知道你来干什么,你看不惯我们这些内臣,只管明说好了,用不着向诸将发火。”
刘之纶突然笑了,不屑地说道:“李公公,你们做内臣的最要紧的是把皇上侍候好,统兵打仗的事你们不懂,就比如本官这次出外征战,那可是凶险得狠……”
“刘大人无须多言,咱家是司礼监当差出来的,兵事也略知一二,刘大人,你这次带钱来了没有?”李凤翔毫不客气打断了刘之纶的话。
“荒唐!本官奉旨协理京营戎政,难道不带钱就不能办差,”刘之纶拍案大怒,他忽然又想到在帅府门口遇上的那群烂兵,向众将怒喝道,“本官来之前查过,兵部已按月发给京营军饷,除非尔等敢贪墨克扣,否则营中官兵皆应领到饷银,府外的那些地痞无赖临战之时脱逃避战,现在又敢回来厚着脸讨饷,这种无用之徒留着何用,本官做主将其一律消名革除,有敢无理取闹者,将其拿下治罪。”
刘之纶说完,李凤翔立刻一阵冷笑,众将先是一愣,接着就叽叽咋咋怪叫起来:
“刘大人,这可使不得呀,把这些人赶走了,京营就剩不下多少人啦,京营非散了架不可。”
“刘大人,这些人不是勋贵、国戚、朝臣家的恶奴、家丁,就是自个花钱买的京营空额,咱们惹不起啊,京营肯定要闹翻天的。”
“刘大人,您一下子砸了好几万人的饭碗,京师肯定要出事,皇上怪罪下来,咱们可吃罪不起呀!”
……
刘之纶被众将群情激奋地说的有点招架不住,气的拍桌子大骂,李榆赶忙上前护在他身边,王朴却在人群里悄悄向他使眼色,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刘大人,咱家知道你一向清高,看不得乌七八糟的事,咱家也想把京营整饬的像模像样,让皇上看了舒心,如今咱家却无可奈何,临战戒严时京营官兵连上老弱病残才两三万人,这点人的饷朝廷也确实发了,可京师的米价涨到三两多银子一石,当兵的那一二两银子的饷养家糊口都不够,人家拿这点饷出来守城就不错了,凭什么还要留在营里出力操练,大营关得住这些兵吗?而且现在又冒出五六万人要饷,每天都来一帮子人到帅府门前闹事,人家大多都有来头,也在京营挂了名,你不给钱人家就闹,咱们可是在天子脚下,出了事谁担待得起?”李凤翔冷笑着,指着桌上一堆名册又说道,“刘大人自己去看看吧,京营名册上的名字好多还是隆庆朝、万历朝录下的人名,这些名额早不知转卖过几回了,人家花了钱却拿不到饷非跟你拼命,到时候京营非乱了套不可,朝廷想掌控京营就得掏钱,否则你刘大人来了也没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