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节 觐见-第3/4页





    一转脸刘之纶、李榆又成了朝廷的可用之臣,内阁决定力挺他们去和内监作对,梁廷栋得到了内阁的支持,立刻回兵部找刘之纶,正好遇上李榆在行拜师礼,于是装模作样夸起李榆,心里却在琢磨,这家伙的个头这么高,又是个夷人,应该能镇住李凤翔那个阉货吧。

    “元诚兄,带着汉民到我那去吧,你那个家不是读书的地方。”金声显然对梁廷栋没好感,根本没有理他,向刘之纶打个招呼就走了。

    梁廷栋不在乎金声,他还在琢磨着鼓动刘之纶去京营夺权的事,等看热闹的人散去,就拉着刘之纶到自己的公事房,李榆见有机可趁也悄悄走了。

    李榆带着陈二柱、刘石头回到宣武门外兵营的小院,那木儿正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书,老实厚道的莫日格还在厨房里忙着给大家做饭,这种事也只有他肯做,另外两个家伙孟克、朝鲁又不知到哪儿闲逛了。

    “榆子,刘大人把你一大早就叫去忙什么了?”那木儿见李榆回来了,放下刘之纶给他的书问道。

    “入宫见皇帝去了,”李榆愁眉苦脸地说道,“这下麻烦了,我们得留在京师,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乌兰、巫浪哈怎么样了?”

    “你竟然见到皇帝了,快给我讲讲皇帝是什么样,他长得很威风吗?”那木儿大惊小怪叫道,莫日格也凑了过来听,那木儿一脸羡慕地说道,“你一定是我们那里第一个见到明国皇帝的人,连阿勒坦汗也没见过皇帝。”

    “他一点也不威风,脸色有点白,身子骨还不如平常人结实,我白送他一匹好马了,皇帝很可能不会骑马,更不会射箭,不过看起来心眼并不坏,”李榆轻描淡写把皇帝描绘一番,又气呼呼说道,“可皇帝不该把我们留下,他的那些大臣看起来都像不干正经事的人精,我们那里的人心眼太实,被他们卖了都不知道,京师就不是我们这种人呆的地方。”

    “我们土默特也有人见到最有钱的明国皇帝了,我要写封信回去,说不定大伙还不相信呢。”那木儿现在满脑子都是皇帝。

    “不会骑马,还不会射箭,那还当什么皇帝。”莫日格嘴里嘟囔着又回去做饭了。

    天黑透的时候,孟克和朝鲁两人回来了,朝鲁一脸煞白地摸着胸口自言自语:“吓死我了,以后再也不到那种地方去了,喇嘛们要知道这事会骂死我的。”

    “大把头,我告诉你,今天我们可遇上怪事了。”孟克进门就叫起来,他的脸涨得通红,连说带比划说了对李榆说起来,孟克和朝鲁身上都有钱,到京师来一趟自然想潇洒一番,孟克不是老实人,打听清楚京师最好玩的地方后,就拖着朝鲁跟他一块去,结果俩人都被吓了回来。

    “大把头,你们猜都猜不到,那地方尽是些体面人,可人家玩的不是粉头,玩的是小唱、娈童,”孟克见李榆弄不明白,又叫了起来,“就是和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俊美男童、青壮,一起干**的勾当,人家还说京师好玩的地方都有这个,明国的体面人就好这一口,可把我和朝鲁吓坏了,我们那里谁敢这样干准会吃鞭子,明国人就敢大摇大摆地干,还没有人去管。”

    李榆也吓了一跳,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怎么觉得明国京师透着股邪气呢?算了,我们找机会还是得早点离开这里,你们两个以后就别出去乱逛了,这地方咱们不熟,千万别出事。”

    读书的事还是躲不开,刘之纶第二天下了差后,就把李榆、那木儿拖到金声的家中——刘之纶是个穷京官,家人还在宜宾老家务农,自己在京师租了个大杂院里的三两间房子做住所,身边只有个刘二侍候,他这个家实在不是读书的地方,金声却不一样,他的父兄都是徽州府的商人,家里有钱日子就好过,在京师有了一套两进深的院落,后院安静正好是读书的地方。

    首先是刘之纶讲《孝经》,李榆马上提出抗议,他连爹妈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想孝顺也找不到人,皇上也管不到他家里事啊,那木儿也说,阿勒坦汗时就在土默特地方推广《孝经》,草原上习学汉学的人都读过,他用不着再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