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 背叛-第2/4页





    黄昏时分,萨哈廉、库尔缠、达海三人登上永平城楼,极目远眺,远处山峰依稀可现,三个好朋友即将要分手了,萨哈廉与济尔哈朗、阿巴泰留守永平,达海随大军回师沈阳,而库尔缠却被派去协助图尔格、纳穆泰守卫滦州。这段时间他们三个心里就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难受,他们的好朋友刘兴祚死而复活了,而且出现在明军的行列,紧接着被他们寄予厚望的李榆也在失踪数年后突然出现了,拿着刀向他们张牙舞爪,这两个被视为最亲密的人突然站在了敌对的阵营里,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痛心?

    萨哈廉轻轻抚摸着城墙,这座城是他与济尔哈朗、阿巴泰一起攻克的,说是攻克其实还不如说是主动归顺,被选出来率先登城的诸申勇士阿山、叶臣等二十四人顺着云梯登上城墙,守卫的明军和地方民壮立即崩溃,接着明国废官白养粹、孟乔芳、杨文魁等携百姓迎接金军入城,这座坚固的明国府城就此轻松落入金军之手,而他萨哈廉受命主管此城,即约束军纪、禁止剃发、放归民壮,从而获得永平地方士绅的支持,永平的成功使他确信庞大的明国实际已经腐朽不堪、人心丧尽,他对大金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然而刘兴祚、李榆的背叛却给他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他需要向朋友们诉说。

    “这次我留在永平,想找机会见到爱塔和额鲁,劝他们回来,我愿意用性命担保大汗不追究他们。”萨哈廉轻声说道,但他很快又激动起来,“难道我们对他们不好吗?他们为什么要投靠明国?那个腐朽不堪的朝廷值得他们效忠吗?这是背叛,这是忘恩负义,爱塔、额鲁不是这样的人,他们一定是一时糊涂。”

    “我们也愿意用性命担保他们,但这没用的,他们不会回来了,爱塔欺骗了大汗,大汗不会放过他,他已经没有退路了,而且爱塔也是个倔脾气,他会一直走下去,直到他死去,”库尔缠痛苦地摇着头,悲哀地说道,“爱塔少年时就投奔我们,与我们一起朝夕相处这么多年,我们都清楚他想什么,他对明国在辽东的暴政恨之入骨,一心想建立一个包括汉人、蒙古人和我们诸申在内的所有辽人友好相处的国家,他把希望寄托在我们大金,但他最终失望了,是大金血淋淋的屠刀逼得他不得不选择另外的道路,他绝不会真心投靠明国,他异想天开地认为可以利用明国实现他的理想,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明国虽然腐朽,但精于内斗的大明官员们,绝不会上他的当,反而会利用他作为内斗的工具,大金和明国都不会容纳他,他死定了!”

    萨哈廉脸色苍白,库尔缠说的没错,刘兴祚已经把路走绝了,他们都曾受教于龚正陆师傅,改俗易制、胁明自立是他们的共同想法,但现实是残酷的,辽东天灾不断,明国拒绝和议,这条路要行不通了,萨哈廉等人的思想越来越倾向天聪汗固本改制、伐明求存的策略,而刘兴祚也作出利用明国的力量颠覆大金重建一个辽人国家的选择,双方已经是死敌了,但李榆怎么和刘兴祚走到一起了,在萨哈廉的印象中,李榆最大的愿望就是找个安稳的地方种地、打猎,他为什么要背叛,大金可没招惹他呀,他也有想法了?

    “萨哈廉,额鲁可不是爱塔,他没那么多心眼,他连背叛都算不上,因为他从来就没认可过大金,也没把自己当金国人,他还以为他是乌拉人,他对明国也一样,朝廷、皇帝对他就是个屁,”库尔缠指了指达海说,“达海去过他那些乌拉老乡呆的奉集堡北屯子,他一说你就明白了。”

    达海苦笑着说:“额鲁哪是做大事的料,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有口饭吃,能过上太平日子——他那帮乌拉老乡被我们赶进山里,穷得叮当响,大伙只有抱成一团求条生路,没有主子也没有奴才,有活一起干有饭一起吃,他们不欺负别人,也绝不受别人欺负,额鲁这可怜孩子脑子坏了,这就成了他记着的活法,我们大金国这一套他根本接收不了,他认的是自己的朋友、乡亲,大金国在他眼里还不如一斗米,我敢说他那块土默特地方,肯定跟他在乌拉山差不多,谁都得干活吃饭,谁也别想欺负谁,贝勒、贝子这些作主子的肯定没有,官制恐怕也是一塌糊涂,额鲁自己也是捞了个吃苦受累的罪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