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 招揽-第3/4页
这次遵化之战他被打得一败涂地,上万强悍的金军铁蹄铮铮、漫天盖地而来,那种气势就震人魂魄,与金军交锋的时候,他脑子一热就拼命了,死过一回后才感到后怕,他的那些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挡得住这些虎狼之兵,别说攻打遵化了,能逃出来就算有本事了,不过最让他惊心动魄、是丰州军的打法,这个年轻的李参将面对几倍于己的强敌,一路镇定自若、时紧时慢,玩出的花样让对方摸不着头脑,以骑射闻名的金军连射箭的机会都找不到,被这帮人耍的团团乱转,最后全军顺利摆脱敌人,兵书上好像没写这种打仗的法子,这家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将种吧。
李榆抱歉地说道:“让大人受苦了,大人真了不起!这一趟急行军下来还能躺着,其他人一般都是趴着。”
“你用不着编好话,本官心里都有数。”刘之纶咧着嘴说着,他听说过这个大同靖虏参将,李榆在兵部官员心目中被划到北虏、汉夷之列,基本等同于受招安的土酋,刘之纶也是这样认为,但这一趟接触下来,他和李榆的距离拉近了,在脑子里把李榆划到可教化挽救的对象之中。
“大人休息一夜,明天就没事了,我派人送大人回京师吧。”
“本官不回京师,本官要收容溃败官兵,继续和东虏打下去,直到把他们赶出边墙,”刘之纶义正辞严地答道,接着向李榆问道,“李参将,你们准备到哪里?大同总兵满桂已经战死,你们手里只有大同巡抚的公文,没人会理你们,你们在关内得不到粮饷、军械,根本呆不下去。”
“我们自去年十二月中出发,现在已经二月初了,关外、关内我们都打遍了,也算对得起朝廷,我想带弟兄们回家了。”
“休想,仗还没打完你们就想擅自回家,朝廷绝不会答应,恐怕你们还没到家,朝廷的降罪文书就到大同了。”刘之纶立即摇头反对。
“要不我们到山海关去吧,孙承宗大人督理各路勤王兵马,应该会管我们的。”刘兴祚建议,白显志、那木儿摇头,辽西那片浑水可不能去趟。
“去他妈的,老子来勤王反倒惹出麻烦了,实在不行我们就直接到京师找皇上去。”李榆脑子又乱了。
“你们到不了京师就会有人把你们当贼剿了,皇上根本不会知道你们,山海关中间隔着建奴大军更不能去,”刘之纶摇着头语重心长地说道,“李参将,我听说你字汉民,我也称你汉民吧,汉民啊,你们现在还不能回家,也不能在关内乱闯,你们跟着我报效朝廷吧,我是死过一回的人了,什么事都想开了,我以后把兵都交给你带,我为你们向朝廷要粮饷,咱们齐心协力打几场胜仗,让那帮没用的朝臣看看,谁才是我大明好男儿,汉民,昨天我就看出来了,你天生就是带兵打仗的料,我相信你!”
刘之纶说着忍不住眼圈有点发红,看到李榆等人还在犹豫,又轻声说道:“汉民,我知道你们丰州苦,能帮助丰州百姓的只有大明,你为大明效力也就是为丰州谋福,你和你的部下是我看到的最强悍的健儿,绝不输于建奴悍卒,为大明征战吧,你们会为丰州的百姓打出一片新天地。”
那木儿这时插话了:“念丰兄说过,金国早晚要图谋我们丰州,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削弱他们,关内战场对我们有利,我们就在这儿打吧,顺便还可以让我丰州在大明扬名立足。”
李榆、刘兴祚和白显志互相使了个眼色,三人出去商量了一会儿,重新回到屋内后,刘兴祚点头说:“刘大人说的有理,为丰州长远考虑,也要在大明皇帝脚下打几场漂亮仗,我们听大人的。”
李榆也默默地点了下头,白显志却挤过来小心翼翼地问道:“刘大人,我们是明军,当然要为大明效力,不过那些首级……”
“都是你们的,我连兵都没有了,要首级何用?”刘之纶爽快地一挥手说道,“明天,我们一起回蓟州大营。”
第二天一早,丰州军就向蓟州出发了,刘之纶还没忘了他的兵,命令丁启明举着大旗收容散在沿途的逃兵,刘之纶招募的人中也不乏热血男儿,看到自己主帅的大旗,被打散的兵陆续回来不少,这帮人又哭又叫要和建奴打到底,本来安静的行军队伍被他们搅得有点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