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撤离-第2/4页





    几乎与此同时,岳托也发现了战场的变化,他当机立断大声下令:“密集结阵,全队加速向东冲出去,那些人畜、粮食不要了,扔给额鲁这个忘恩负义的混蛋。”

    金军立即行动,他们几乎人人有马,就连阿哈也至少有匹骡子骑,一旦抛弃俘获的人畜、辎重,队伍就显得非常机动灵活,以骑阵快速冲出对方让开的缺口,李榆和刚赶到的赵吉指挥亲卫营和丘显、乌海两部把金军夹在中间,一阵阵箭雨泼向对方,土巴这时好像反应过来了,带领察哈尔人凑过来对金军的队列以弓箭猛射,但金军不为所动,一边用弓箭还击,一边维持着队形继续向东快速撤退。太阳快落山时,李榆放弃了追击,任由金军仓皇逃窜——也只能如此了,丰州铁骑无力一口吞下对方,把对方远远驱逐出战场也就达到了目的,现在该是撤退的时候了。

    辎重车队那边的战斗已经结束,被截住的三四百金军和阿哈顽强抵抗,直到刘兴祚出面喊话保证不杀他们,剩下的一百来人才放下了武器,李榆和赵吉回来时,白显志带着大家正忙着打扫战场,马光远和马大嫂两口子还在安抚那帮工匠,而刘兴祚则跟被俘的金军在一边聊天。

    刘兴祚看到李榆走过来,苦笑着说:“我的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愿意跟我们走的才十几个阿哈,这帮家伙太顽固了。”

    “巴图鲁,您吉祥!我是老镶白旗,我兄弟跟您在西拉木伦河打过仗,”金军的游击认出了李榆,紧忙施礼打招呼,同时为自己辩解,“不是我不愿意跟您干,实在是因为家里的老小、土地都在那边,舍不得家啊!您要是还在辽东就好了,我常顺肯定死心塌地跟着您,都怪阿济格、多尔衮两位贝勒,害得您有家不能回,这是什么事啊!”

    “行了,跟不跟我们走随你,常顺,你给我讲讲咱们辽东老家的日子怎么样,吃得饱饭吗?”李榆转移了话题。

    “辽东日子不好过啊!这些年春寒、大旱接着来,地里长不出多少庄稼,哪儿吃得饱饭啊!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就会饿死人,为保一口活命粮,我这个游击也得下地和阿哈一起干活,在辽东过得好的也就是贝勒、贝子还有那些当大官的,我们这些人不出来打仗,一家人都得挨饿,”提起辽东的日子,常顺就愁容满面,他又开始抱怨起明国,“巴图鲁,您说明国的皇帝和大官是不是缺心眼,我们打到他们京师城下使劲向城上射箭书求和,人家就是不理我们,挨了打还嘴硬,这仗不知要打到什么时候。”

    常顺的话还挺多,说起来没完没了,他告诉李榆,巴扬哈那个牛录男丁太少,虽然转成了镶黄旗但日子依旧不好过,北屯子乌岱那边自然也是如此,这次文馆的库尔缠、达海两位巴克什都入关了,那个大家都讨厌的范文程还有正红旗的宁完我这两年在大汗跟前挺吃香,两人随大汗入关都派了差事,李榆的小伙伴鳌拜、遏必隆和准塔年纪小这次没来,但图赖来了,而且立了大功,当先锋夜袭永定门大获全胜,还杀了明国的两个总兵,人家图赖有本事,将来肯定能当大官。

    李榆和常顺聊了一会儿,安慰常顺踏踏实实呆着,肯定会放他们回家,常顺千恩万谢回到俘虏那边去了。

    这时,马大嫂拉着马光远来了,心直口快的马大嫂见到李榆就说,这千把人中有三四百永平、遵化一带的工匠,其他人大多是他们的家眷,这些工匠可是宝贝啊,叫得出名字的就有好几个,马大嫂大包大揽道:“我们家老马虽说是武将,可手艺活都懂,这些人就交给他吧,肯定能让你发大财。”

    李榆求之不得,马上就同意,马大嫂兴冲冲回去张罗了,李榆立即把军官召集到一起,白显志报告了伤亡情况,此战斩杀金军披甲兵四百人,无甲阿哈五百余人,但丰州军也死了三百人,其中他的嫡系张传捷部损失最大,死了一百三十多个。

    “我们撤退,但走之前把俘虏杀了,带不走的粮食也一把火烧了,让金军回来什么也得不到。”白显志恨恨地说,张传捷不住点头。

    “胡说,这么多粮食可以救活多少人,叫我们的人和关内出来的人尽量多带些,带不走的全部留下,俘虏一个不许杀,留着他们在这儿看守粮食,”李榆狠狠瞪了白显志一眼,继续补充道,“还有,牛马驼驴全部带走,老弱妇孺全部上车,立即出发,这里不能多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