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 分析-第2/4页
“汉民,我想知道你的态度,是打、是降还是逃,这要由你拿主意,如果要打,你对金国人下的了手吗?”鄂尔泰冷眼望着李榆问道,所有人一下子把目光都投向李榆,等待着他的回答。
李榆站起身坚定地说道:“我已经想过了,察哈尔人说得对,金国的四贝勒不会放过我们的,金国绝不会接受我们这样大的一股力量存在于丰州,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打了,他们要是上门做客,我把他们当朋友、兄弟对待,可他们要敢拿着刀闯进我家来,我们就拿刀把他们赶出去,丰州人不做任何人的奴隶,不管他是明国的皇帝还是金国的大汗。”
鄂尔泰笑着点点头,大家情绪立刻热烈起来,喊打声响成一片,赵吉不屑地说道:“我们不怕金军,金军的步兵确实强悍,但只要进了草原就是骑兵的天下,金军的骑兵能吓唬明军,可在我们看来他们就是一帮骑马的步兵,他们来多少我们就能杀多少。”
白显志却有点犹豫,他在辽东和金军打过仗,知道金军的强悍,他建议立即向朝廷奏报,请求把丰州军民撤入关内保存实力。
“我们没有退路,明国绝对不会允许我们入边墙,再说我们的庄稼和作坊都在这里,想跑也跑不掉,我们只有打到底,土默特川已经经历过一次浩劫,百姓们不会再怕了,大不了打烂了我们再重建,念丰,你说呢。”鄂尔泰答道。
“金国人比察哈尔人更加野蛮凶残,除非我们心甘情愿离开家园做他们的阿哈,否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李富贵点着头,瞟了一眼云荣说,“不过,如果察哈尔汗想西逃,我不打算放察哈尔人轻易脱身,我们的力量还是太弱,必要时我们要考虑对察哈尔人先发起攻击,赶走察哈尔汗,截住察哈尔人,察哈尔汗不是说要我们的大统领担负起守卫右翼三万户草原的重任吗?那他们的人就必须留下与我们一起抵御金军。”
“我赞成,察哈尔的贵人们是群胆小的窝囊废,但有的是勇敢、善战的察哈尔汉子,我们打出大统领是达延汗灵魂转世的旗号,一定会有察哈尔百姓响应,只要我们手中有人,完全可以与远道而来的金军和蒙古叛逆挣个胜负。”云荣马上支持李富贵。
李榆看着白显志、张传捷低声说道:“你们在关外住了快一年了,跟我们一起受了不少罪,我想找个借口请巡抚大人把你们调回关内,你们也该回家看看了!”
“回不去了!我们是巡抚大人立在关外的门面,我们死光了不要紧,就是不能撤回关内,算了,弟兄们在这儿无法无天惯了,回去了还不习惯。”白显志苦笑着摇摇头,明军中想跑的早就跑光了,留下的五百多号人中,一百多夷兵是不打算走了,剩下的人不是在关内犯了案被充军戍守边镇的前罪犯,就是跟以前的上官翻了脸被赶出来的兵痞、刺头,老实巴交当兵的没几个,这帮家伙从心眼里喜欢丰州的新生活,有些人甚至在勾搭当地的女人,打算在这儿成家立业了。
“榆子,我们就凑乎着一起过吧,你们也许算不上明军,但我们已经成了丰州兵了,想走也不成了,不就是打仗吗?当兵的不怕这个。”张传捷也笑呵呵地说,他们的兵跟丰州兵早过到一块了,大同基本不管他们,而是让他们在当地设法就食,这伙明军开始是很不好意思地向丰州借口粮,后来借多了脸皮也厚了,干脆按时伸手要,现在这五百多人心安理得地吃上了丰州的大锅饭。
李榆点点头,招呼大家一起商议如何抵御金国,一直保持沉默的李槐突然发话了:“你们想过没有,也许建奴并不是要攻打我们,而是要向南破边墙直驱京师,如果是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李槐的话把大家惊呆了,这怎么可能,金国不去打苟延残喘的察哈尔,而是去攻打强大百倍的明国,云荣首先反对:“这不可能,明国有边墙拒守塞外,京师城池高大,内有京营精锐戍守,附近还有山海、蓟镇、昌平、真保四镇强兵,这就是一块铁板,金军绝不会硬往上面撞,玉山兄,这可开不得玩笑。”
李槐的好友、大统领府书记杜宏泰也摇头说:“金国人口少经不住消耗,大明在京师附近屯兵数十万,而且到处是城池可以坚守,金军不会自讨苦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