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创科取士(上)



    由此过了几日,太子终于好转,恢复正常。杨靖及宫中上下也松了口气,他也可以腾出时间来着手完成系统给的任务了,也是他心中早就想动手改革的事情。

    不过,这种动摇自秦以来根深蒂固的门阀制度,确实让人头疼。虽说在江州地界不似中原有庞然大物一般的家族,但是毕竟姜国小啊,经不起折腾,要是这些人联合起来也不容忽视。

    而杨靖的突出优势便是手中握有兵权,姜国上下内外之兵皆在他的掌控之内,这是别国君主比不来的。所以杨靖有这个能力去改革,但该激进还是缓和,尚需与人商议,找出个度。

    文华殿廷议。

    此次杨靖所召集之大臣皆是心腹和朝中六司重臣,是为清吏、商正、礼正、军正、都察的五位尚书,虞信、桑鸿言、楚通、秦牧、张廷玉。

    “太子患疾一事,令朕至今心悸未平!”

    “幸得天降良医,陛下不必忧虑,这是天佑太子、天佑大姜呐!”

    臣子们心知陛下开了个头,所以日常回应着。

    杨靖撇了撇众人,遂试探说道:“既为良医,然朕招之不得,只云人分三流九等,不敢触及法制,固辞不受。如此朕就想,若是废此等级制,破格从民间招纳良才,为朕所用,为社稷所用,岂不妙哉!”

    “……”

    皇帝话音一落,却是无人立马搭话,杨靖期待着众臣的想法。毕竟除去桑鸿言和张廷玉,其他几个都是江宁大族出生。

    终于虞信面色思量,缓缓出列对杨靖言道:“臣以为……恐有不妥!”

    他看了一眼皇帝,又接着道:“这三流九等之分前朝便有,已成古制,深入人心,难以随便撼动。且此制乃是世家与百姓、士子与平民、尊贵与卑贱的尺度衡量经典,以法安邦是为此,故不应变更!”

    杨靖便知虞信这老头必定会如此说,转而问道:“其他人呢?”

    “臣等附议!所想与虞尚书之语略同。”

    “你们?”

    这不合理啊,怎么所有人都不体会体会朕的心情,这一群人是吃错药了吧。

    “桑鸿言、张廷玉你们俩给朕说个理由!”杨靖直接点名冷冷地说道。

    二人见逃不过,对视一眼满是无奈,于是桑鸿言先出言说道。

    “陛下明鉴,臣等绝非故意和陛下过不去,实乃为大姜着想!臣起于微末,世为商人之家,遭受鄙夷,承蒙陛下厚爱,破格录用,臣不胜感激。”

    “那么你现在的作为,是觉得自己已是上层贵族了吗!曾经怒怼豪门大族的商正司尚书哪儿去了,还是说安逸的富贵生活使你也与世同流合污了?”

    “陛下息怒!且听臣一言,非臣妄生骄纵奢侈之心,只是臣就是从平民阶层而来,深知其劣根性与危害性。

    若陛下取消区分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则民无所惧,其必认为既无尊卑,天子与常人者有何不同?岂不是礼法尽失,威严皆丧,君臣不别,庶民敢议天子,草莽号称英雄!是故臣非担忧世家,乃是恐如此一来,民不畏君,其害远超之!”

    桑鸿言话落,杨靖陷入沉思,不得不说他的话是每个统治者都担忧的问题,而恰恰这三流九等就是用来奴役百姓,巩固统治的。

    过了一会儿,杨靖嘴角微微一笑,这才缓过神来,他每占领一处,百姓们都被他转化过,忠诚度八十以上,他怕个锤子。但是他知道被转化过,可桑鸿言他们不知道,不过杨靖也不可能对众人说自己有系统,只能随便找个理由,一人独裁了便可。想通了关节,他才笑着对众臣说道。

    “朕差点迷妄了,民不畏君,怎么可能?众卿以为朕的子民会不敬朕,做出欺君罔上、乱纪造反之事吗?”

    “这……”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心里想着总不能说有可能会吧,那还不被推出正阳门外斩首。

    所以他们只好说道:“陛下治国有方,百姓爱戴,岂会造反!”

    杨靖即刻接过来说道:“这就对了嘛,既然子民敦敦厚实,朕有何可忧虑!且另有法度约束,怎可亲言废三流九等,则民不畏君之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