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放眼出江州



    江宁。

    在广安门外此刻正有一队浩浩荡荡的商队长龙,缓缓出城而去。引得朱雀大街的民众纷纷观望议论。

    “这不是咱大姜的江宁商行的旗号吗,这么声势浩大地是要干嘛去?”

    “谁知道呢,江宁商行可是陛下亲自下旨设立的衙门,官府的事哪是咱这些平头百姓能知晓的。看看热闹就算了,反正咱相信陛下、相信官府……”

    “对对对,唉,别挡着我啊……”

    城内一片热闹,而此时城墙之上,正有数位身着黑红相间官服的人眺望着渐渐离去的商队。

    一人说道:“尚书,这次陛下突然下令咱江宁商行大规模的前往吴州,建立贸易往来,可是下官有些担忧啊!”

    此人正是江宁商行的主事长官五品衔的商判何玄,而他口中的尚书正是大姜商正司的尚书桑鸿言。

    桑鸿言淡淡说道:“不知何商判有何担忧,此乃陛下的喻令,咱臣子照做便是。你可见陛下何时错过?只要吾等尽心尽力,不在其中玩忽职守就不会有事!”

    何玄顿知口误,连忙躬身回道:“是是是,陛下之决定必然不容吾等质疑!只是在此之前大姜同吴州往来较少,而且下官还听说吴州和咱江州一般,也是战乱纷飞,恐怕商行此行不会容易啊!”

    桑鸿言轻叹一声,负手而立,说道:“陛下急于打开封闭的江州,想要开阔视野。只是吴州情况不明,本尚书又何尝不担忧!”

    何玄闻言,心里对桑鸿言一顿鄙视,刚刚谁还说尽心尽责就无事的?可是这是他顶头上司,惹不起、惹不起!你是大佬,你说什么是什么。

    桑鸿言似乎察觉到何玄的心思,朝他瞟了一眼,吓得人一哆嗦。

    “好了,多说无用,你随时关注商队的动向,保证陛下的命令顺利执行。若是出了事,你这江宁商行的商判也做到头了!”

    “下官遵命!”何玄连忙应是。

    其实派商队行商于吴州,乃是杨靖回到江宁后的一项决定。因为自大陆纷乱开始,各州皆自成一体,仇视外来之人。而能在州与州之间还能行走的,恐怕只有商人了,虽然路上有许多危险,但这却是各州联系的一道重要桥梁。

    所以杨靖要想打开壁垒,获悉吴州的情况,采取此法乃是明智之举。

    不过,与此同时,杨靖依靠的更重要的手段,还是御史台。御史台是个秘密情报衙门,要想打探到深层次的情况,还需御史台才行。

    重华殿。

    杨靖的寝宫内,秘密诏见了御史台监察使左良玉和赵玄。

    “你们御史台近来的现状可让朕很失望,朕本想从你们这里了解吴州甚至代州之形势,然而你们却是一无所知。你们可是朕的眼睛,这般不堪用,朕岂不是如瞎子一般?”

    杨靖先上来就是一通责怪,使得二人后背一凉,赶紧认责。

    “臣等办事不利,臣等知罪!只是陛下,御史台衙门本就是急忙筹措而成,尚且陛下对各级成员要求很高。以致人手不足,最近为了给陛下进攻华国准备,御史台大量精锐被臣调往华国办事,如今对于吴州之事确实分身乏术,有心无力。臣绝非推卸责任,望陛下明鉴!”

    左良玉说的倒是实话,杨靖也知道,不过作为臣子,不能为君分忧,也需敲打。不然,杨靖还能承认说你左良玉说的对,你有重重困难,是朕要求严苛了?不存在的,朕可是皇帝。

    “此等言语不必多说,朕既然让你做御史台最好长官,你就该撑起这些重担。朕亦知你们不易,然非常时期行非常事,朕也只能将重任托付于二位爱卿,还望二位爱卿不辞辛劳,为大姜之崛起而鞠躬尽瘁!”

    皇帝的话顿时激励了二人,要知道因为系统的作用,在大姜可谓是无数人尊崇杨靖,尊崇他们的绝世明君。所以,杨靖几句勉励之语,二人也会出现立即赴死亦无不可之表现。

    “臣等必将用心竭力、绝无懈怠,完成陛下圣喻!”

    “善!”

    “你们最重要的就是潜入吴州内部各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朕不强求你们马上有所收获,需循序渐进进行。切忌贪功冒进,不顾章法,而造成损失,朕可不想见到你们谁牺牲殉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