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蔡国之危



    宣武殿。

    姜国同陈国确定战略部署后,杨靖下旨令神武军都指挥使秦牧,神策军都指挥使楚少夫、左都督张廷玉,从镇守之地回到京师,军务移交各军右都督暂理。

    所以秦牧才会同虞子文回到江宁。

    此时在宣武殿,召开军机台议会。秦牧把在贞丰和陈国的部署结果呈报给杨靖后。

    “华国乃三国联盟之中最弱,然亦不可小觑和放松警惕。诸卿且为朕估算一下,朕当用多少军以防大姜之西的华国?”

    秦牧先说道:“华国若想进攻我姜国,定然是在丰都、梓陵一线,而丰都乃神武军驻地。只要严加防范,坚守城池,防线必不为华国所破。

    只是姜陈联军即将谋略广陵郡,届时神武军必然出兵,所以臣以为丰都留下一万神武军,防守华国。这是最稳妥的兵力布置!”

    杨靖赞同道:“与朕不谋而合,正好神武军如今一半在丰都,一半在九华。传朕旨意,令神武军右都督暂领丰都之军,着手布防华国之事,严守丰都、梓陵、云台一线,各县行政长官悉数配合军队布署!

    至于九华的驻军暂时不动,听候指令。”

    杨靖既然下了圣旨,秦牧作为神武军都指挥使,自然赶紧领命。

    场中之人皆是如今姜国的军界重要将领,而张廷玉不仅年轻,而且是新加入这个群体。所以他并未过多发表意见,然而他的顶头上司神策军都指挥使楚少夫不同,他可是姜国第一好战分子。

    虽然上次杨靖与谈话过后,他也去研究兵书,学习谋略,但是身体里的好战因子却不会被压制。

    于是楚少夫出言问道:“陛下,此次攻打广陵郡,欲派何人统兵、何军出战?”

    看着楚少夫希冀的眼神,杨靖一盆冷水泼来,淡淡说道:“何人挂帅待定,而羽林军、神武军、禁卫军皆在出兵待选之内!”

    听完皇帝的话楚少夫的脸顿时乌云密布,苦着脸问道:“敢问陛下,臣的神策军怕是后娘养的,怎么这么不受待见!”

    “放肆,皇宫大殿之内,怎这般出言不逊,给朕闭上你的臭嘴!”杨靖笑骂道。

    楚少夫只好可怜兮兮地退回位置,说道:“陛下教训的是!”

    不理楚少夫幽怨的眼神,杨靖又说道:“可探查清楚广陵郡内的详情?”

    虞子文起身回道:“回陛下,大致情况已经了解!广陵郡内有蔡、玄两国,蔡国较大,位置也比较重要,是连接姜、陈、越、金四国的节点,与华国不接壤。

    而玄国只占广陵郡西南一隅,故破三国联盟在于取广陵,取广陵在于伐蔡国。本次出兵也是密切在关注蔡国的情况,一有重大变化定然呈报陛下!”

    “很好,不过此次广陵郡之战关乎姜陈联盟同三国联盟的主动问题,也是第一次试探和交手,定然不能输。朕需要每个将领、军士都能做到时刻保持战力和精神,此战只准胜不许败!”

    杨靖对诸将高声说道。

    “末将定不辱命,不负皇恩!”

    “好,各军下去准备,等待朕的命令!”

    “诺!”

    ……

    如此江州各国磨刀霍霍,整装待发,大国野心勃勃,小国胆战心惊,整个江州蒙上了一层战争的阴云。

    一个月后。

    越、金、华三国联盟终于率先出兵进攻广陵郡内的蔡国,据悉,三国出兵共达十万大军,誓要一举夺下蔡国,占取先机。

    而蔡国哪里肯是三国联盟之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丢盔弃甲。同时,陈国也不断派使者前来催促姜国出兵,但是杨靖却不慌不忙,只回一句等待时机。

    陈国急得上跳下窜,但是杨靖却不忙,因为他要让蔡国消耗掉三国军队的兵锋和锐气,也是为了打垮蔡国君臣的意志,让他主动来求援。

    战争进行到五日后,蔡国终于支撑不住,半数土地丧失,而且敌军马上就要围困蔡国都城奉天,不得不向姜陈二国求救。

    而此时杨靖在陈国第三十位使臣的催促下,终于答应出兵蔡国。

    姜国皇都江宁城南校场。

    接到蔡国的求援后,杨靖便认为时机已到,在校场调兵遣将,准备连同陈国出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