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小小意外惹大祸 一场虚惊吓煞人-第2/4页
波光说:还说个啥?鼓掌呗。
紧接着,十几个人一齐噼里啪啦鼓起掌来…
我说:哎!我本来就不会讲故事,讲得又不好听,可你们却又不放过我。那只能再献丑喽。那就接着今早上的话题,继续讲韩信吧。现在,就从刘邦登台拜帅开始说起一一
刘邦得知韩信是张良举荐来的,知道肯定错不了。但他压根儿不想搞什么登台拜帅的仪式。可是萧不干了,说:为了大汉基业,为了早日打败项羽,就务必重用韩信,因为韩信有经天纬地之才。为了表示敬意,拜帅仪式越隆重越好!
谁的话都可以不听,唯独萧何的话不听不行。刘邦说:丞相啊,我听你的,至于具体该怎么做,你自己作主看着办就是了。我全部依你的。
萧何得到旨意,就将各项工作布置好了并落实到位。时间定在6月30,地点定在汉中南郑的锦屏山下。消息一传开,这一天南郑锦屏山,山上山下是人山人海,那场面大得就难以形容,一句话一一千载难逢…
后来,事实证明了萧何的话,韩信真的是千古奇才。在后来四年的楚汉争霸战中,韩信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了典型的常胜将军。可以说,刘邦的江山,大半是韩信打出来的!
刘邦拜帅之后两个月里,韩信就作好了东征之前的所有准备工作,东征自八月底正式开始。这就有了成语一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
东征开始后,韩信一边派人去修被烧毁的栈道,以麻痹镇守关中西部,也就是专门看管刘邦的守将章邯,一边从秦岭故道一一小路直奔陈仓,也就是现在的宝鸡。
章邯知道秦岭栈道修复起来非常艰难,三年两年也难以修好,也就没放在心上。哪知道,刘邦的大军就像是神兵天降,守关兵将在梦里就被活捉了。章邯原本是秦朝的大元帅,战功卓著,名望很高。陈胜的农民起义军就是被章邯消灭的。秦始皇死后,赵高专权假传圣旨让胡亥当了皇帝。这时的赵高,把控朝政独断专横,又就有了“指驴为马”的典故出现了。赵高杀了丞相李斯,还克扣军费,让前线将士不能安心保家卫国。于是,章邯就投降了项羽。被封为雍王,专门控制西边的刘邦。章邯再厉害,却不是韩信的对手。刘邦要章邯投降,但他选择了自杀。
韩信很快平定了三秦,然后一路向东朝中原进发。
到了中原,刘邦不知天高地厚,要统兵十万直扑项羽的首都彭城,也就是徐州。韩信极力劝阻,说你是拿鸡蛋碰石头。刘邦认为韩信是灭自家威风而长他人志气,一气之下就罢了韩信的元帅之职,只给他五千人马北上平定其他诸候国。
结果,刘邦的大军被项羽以少胜多,杀得片甲不留,整个徐州城是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幸亏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刘邦才趁乱逃脱了。在逃跑过程中,刘邦连自己的儿女都不顾,几次把两个孩子推下车,但还是被夏侯婴救了。刘邦逃出去见到韩信,抱住韩信大哭说:我不听将军之言铸成大错,使得全军覆没了呀!
随后,恢复了韩信的帅位。之后,韩信很快平定了魏、代二国,又以“背水一战”平定了赵国,随后又劝降了燕国。最后以“半渡而刼”收了齐国。再后来,集中优势兵力设下“十面埋伏”,使项羽自刎于乌江边上…
只可惜,天下太平后,韩信却无福享受荣华富贵。刘邦一直怕他生事谋反,于是先是罢了齐王改封楚王,后来又罢了楚王改封淮阴侯,被软禁在刘邦身边。
刘邦舍不得杀他,可结果却被萧何与刘邦的老婆一一吕太后吕雉,设计哄骗他入宫,在未央宫将韩信杀了,当年韩信才36岁!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这样来的…
我说到这里,只听见屋里一片叹惜声:啊一一啧啧啧啧,真是太可惜啦!
我接着说:其实呢,韩信这个人,他虽然有将帅之才,却没有王霸之气。这是他的缺陷和悲哀之处!
在他攻打齐国时,项羽曾派使者去找他,叫他背汉投楚共同对付刘邦。事成之后分一半的江山给他。以韩信的性格,这样的事他肯定不会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