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粮荒
转眼夏去秋来,忙碌一年,河下村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可是今年秋天,曲河镇附近村庄却迎来了近十年最大面积的一次粮荒。
秋雨连绵,种了一年的地瓜眼看到了收获季节,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全都烂在了地里。多少人呼天抢地,却也换不回那准备用来熬一冬的收获。
收回家的地瓜,也都在潮湿的天气里,一点点变质腐烂,所剩无几。
杜家也不例外,七亩薄田只收了五千多斤地瓜,饶是今年地瓜价高也才卖了不到十两银子,这与这大半年付出的根本就不成比例。
说的难听点,还不如蓝小雨卖一个月的野菜挣的多。可惜,这时节野菜也没有了。尽管蓝小雨拼命的储存野菜,可也只维持到九月下旬。
蓝小雨算过账,这几个月卖野菜挣的钱,扣去平日花销,剩下的也就勉强够他们一家维持到开春,还得省吃俭用才行。
这一场大规模的粮荒,虽然没让杜家再次改回一顿粗粮度日,但还是跟白米白面暂时做了告别,为此,小雨二婶徐桂花又不知嘟囔了多少回。
蓝小雨知道,她还是在介意自己扣钱给娘亲买补药的事。但蓝小雨还是十分庆幸,幸好这几个月她将娘亲的身体调理的健壮了一些,否则,再经历这一场粮荒,只怕娘亲的身体会雪上加霜,甚至会熬不下去。
近些日子,蓝小雨已经不去镇上了,但门店却还保留着,因为来年春天还要用。她琢磨着这一冬天该做些什么来补贴家用,可是想来想去,就是想不到可以挣钱的办法。
其实并不是没有挣钱的办法,而是这河下村,家家都穷得吃不起饭,哪里还有闲钱买别的?
要挣钱除非去镇上跑,可是这时节,昼短夜长,来回镇上跑根本就不现实,想来想去这一冬恐怕也只能靠卖野菜赚回来的钱暂时维持了。
为此,蓝小雨万般郁闷。
这天,天气又是阴沉沉的,冷风袭来,仿佛一下子到了冬天一般。蓝小雨拉紧了身上加厚的棉袍,走出了家门。
来这里几个月了,都没有仔细看过这个村庄,如今闲下来了,也就随便逛一逛。
因为天气倏然转冷,村里的街道上并没有什么人,偶尔有一两个人走过也是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的模样。
往常小孩子满街嬉闹的场景也已经不复存在,这个村庄像是倏然睡着了一般,变得安静起来。
越走,蓝小雨越觉得心冷,一股莫名的失落溢满胸怀。刚想要回转身往家走去,忽听不远处有孩童的哭闹声,蓝小雨循声望去,发现是村里的寡母顾大嫂的家。
顾大嫂的男人几年前出意外死了,剩下一双儿女,独自一个人养活。顾大嫂没有什么能力只靠着半亩田地过活,今年又闹粮荒,只怕她家这个冬天是难挨了。
蓝小雨走到顾大嫂家窗户底下,隔着半开的窗户往里望去。只见顾大嫂躺在炕上,她那只有五六岁的一双儿女趴在她身边大声哭叫着,不知是怎么回事?
蓝小雨觉得有些不对,推门就进了屋。
“顾大嫂!顾大嫂!”
走进屋的蓝小雨一进门就看到躺在炕上的顾大嫂双颊酡红,半闭着眼睛,昏昏沉沉的模样。她连忙走到炕前大声唤着她的名字。
顾大嫂呼吸粗重,缓缓的张开眼睛,在模糊的看到一个人影后,费力的抬起右手想抓住她的衣袖。
“小雨……”
蓝小雨连忙握住顾大嫂的手,将她小心的扶了起来,关切的问道:“顾大嫂,你这是怎么了?生病了吗?怎么不去看大夫呢?”
顾大嫂轻轻地喘了一口气,道:“今年粮荒……地里没收成,收回的几百斤地瓜,烂的烂扔的扔,只卖了几十文钱……我们娘仨已经断粮好几天了……这几天,就靠着那些烂地瓜度日,可谁知我昨日吃了些变质的地瓜就发起了高烧……”
从顾大嫂断断续续的叙述中,蓝小雨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望了望屋内墙角那一堆已经变质腐坏了大半的地瓜,忍不住道:“顾大嫂,那些地瓜已经腐坏了,你怎么还能吃呢?吃了那些东西,你怎么可能不生病?你现在高烧不退不找个大夫可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