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姜还是老的辣【2合1】-第2/4页





    另外两人因角度原因,一时看不清面目,但根据位置推断,应该也都是内阁大学士无疑。

    这样一来,除去正在养病的首辅,以及递‘交’了辞呈,却还没彻底走完程序的徐辅仁,内给三位大学士都已经到齐了。

    再加户部、兵部的两位堂官……

    孙绍宗心的忐忑,顿时便消弭了大半。

    因为这阵容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要议论宫闱秘事的样子。

    而从户部尚书与兵部尚书联袂出席,其余四部却并未参与其来推断,这次的会议要讨论的内容,八成和五溪蛮族叛‘乱’脱不开干系。

    再仔细想想,这时候召开军务会议,倒真是个平复人心的好法子——至少能显示出皇帝智珠在握,并未太过在意义忠亲王的‘国丧’待遇。

    当然,这样一来,今儿怕是必须要商议出个结果了,否则在国丧期间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最后却连个响动都没有,岂不是让外面的大臣们凭空生疑?

    果不其然。

    礼毕平身之后,听广德帝吩咐道:“孙治,你且将那天在景仁宫的说辞,向诸位大人复述一遍。”

    孙绍宗忙恭声应了,然后将自己准备以少量‘精’锐,选择五溪蛮族的弱小部落作为突破口,展开不对称的突袭行动,继而挑起五溪蛮族内‘乱’的作战方针,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这原本是当初临时抱佛脚,胡‘乱’想出来的主意,不过这些日子思前想后的,自然最初的版本完善了许多。

    而等他说反之后,这御书房里五名重臣,倒给出了四种反映。

    户部‘侍’郎赵弘喜形于‘色’大点其头。

    兵部尚书卢彦斌忙口‘荒唐’、‘不知所谓’。

    两位终于‘露’了正脸的大学士,则是眼观鼻鼻观心,似乎已经了然于‘胸’,又似乎压根没有听懂。

    至于次辅贺阁老,初时见他脑袋一点点的,好像是在赞同自己的说辞,谁知说完了一瞧,他还在那里时不时的把头往下一垂。

    这老头……

    该不会是在打瞌睡吧?

    “陛下。”

    孙绍宗还在试图搞清楚,贺阁老到底是梦是醒,兵部尚书卢彦斌便果断出列道:“五溪蛮族的成年丁壮不下三万之众,况且前者攻破府县、屠戮朝廷命官,如今士气正盛,也必然会防备官军的报复。”

    “当此之时,合该兴堂堂之兵,镇之以雷霆,又怎可寄望于区区数百人的匹夫之勇?”

    “若是一旦事有不谐,贼人挟两胜之威,官军却是再而衰、三而竭,恐怕湖广一省都要因此而糜烂了!”

    说着,他又躬身抱拳道:“区区黄口孺子,又那里识得兵凶战危?还请陛下切莫听信他的空口妄言,以致坏了军国大事。”

    “哈哈!”

    广德帝还未开口,户部尚书赵弘已是两声冷笑,将袍袖一拂,不屑道:“自孙大人出掌京师治安刑名以来,大小案件破了无数,素以‘精’明果敢著称,在你口却怎得成了匹夫之勇?”

    说着,他也出列向广德帝行礼道:“陛下,臣以为孙大人的讨贼方略并非全无道理,不妨一试……”

    “荒谬!”

    卢斌也将大袖一甩,险些便‘抽’打在赵弘脸:“那些居于深山大泽之,人多势众不说,还素以武勇著称——而官军远道而来,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占优,又如何有把握战而胜之?”

    “这也未……”

    “不过。”

    赵弘正待反‘唇’相讥,卢斌却又抢着道:“若你老赵肯以身家‘性’命为他作保,本官便再无二话。”

    赵弘顿时语塞,他虽然倾向于支持孙绍宗,但对于以一敌百这等事儿,到底还是没什么信心。

    若此时卢斌此偃旗息鼓,也算得是得胜而归。

    但近两年兵部因为粮饷的事情,和户部扯皮了不知多少次,卢斌屡屡受赵弘的窝囊气,此时好不容易在专业领域占据风,那肯此收兵?

    忍不住又冷嘲热讽道:“平素也便罢了,如今事涉军国大事,赵大人却还只顾着计算蝇头小利,看来果然是家学渊源啊。”

    赵弘能做到户部尚书,商户出身的背景不无裨益,但他却最讨厌旁人拿这‘四民之末’说事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