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姐妹
    
    
    这可真是人‘欲’静而风不止。。: 。!
    送走周谟之后,孙绍宗不由得长叹了一声。
    因为在‘龙根案’出尽了风头,孙绍宗原本是准备韬光养晦一段时间的,那曾想还是免不了被牵扯到后续的争端之。
    不过也难怪,眼下要说到查案子什么的,四九城里谁不是头一个想到他身?
    只是如今虽然借太子的名头,避开了这一场凶险,可相对的,以后再想和太子撇清干系,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算了。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常七八,要总是纠结起来没完,以后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孙绍宗自我宽慰着,暂时将烦恼抛诸脑外,准备回后院继续享受天伦之乐,谁知到了‘门’口,却见赵仲基又在台阶下面巴巴的候着呢。
    他不由得一挑眉:“怎么?还有别的事儿?”
    “回二爷。”
    赵仲基忙双手奉一本小册子,解释道:“衙‘门’里刚送来了最新的邸报,因二爷您向来看重此物,所以小人片刻也没敢耽搁。”
    这倒是巧了,左右离午开饭也还有一段时间,正好拿这邸报消磨消磨时间。
    于是孙绍宗伸手将邸报接过来,顺势抖落开了,边扫量着面的内容,边迈步向后院行去。
    略过头版的歌功颂德不提,第二版的时事要闻,不禁让孙绍宗又皱起了眉头——湖广南部的五溪蛮族叛‘乱’,一路劫掠百姓不说,竟然还把当地的宣抚使给杀了!
    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朝廷近来刚在川蜀云贵一带屯驻重兵,防备南疆六国可能发动的北侵,这怎么湖广又起了叛‘乱’?
    不过说实在的,孙绍宗对于大周境内的少数民族造反,其实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怪的。
    当初元朝统治原,‘蒙’古人为了打压占据人数优势的汉人,故意抬高胡虏蛮族的地位,使得汉人百姓深受其害。
    因而大周建立之初,朝廷便反其道而行,对境内的蛮族很是苛刻——武将之妻不能有胡人血统,也是在那时候订下的规矩。
    当初大周国势强横时,兵锋所向无可睥睨,境内那些蛮族虽然遭到各种歧视,却也只能乖乖的忍受。
    可乖乖忍受,却不代表他们心甘情愿!
    所以近十几年随着大周国力衰减,那些蛮族们暗地里蠢蠢‘欲’动,也并不怪了。
    只是这些蛮子发动叛‘乱’的时机,也忒巧了些!
    如果叛‘乱’能被尽快平定,也还罢了;一旦迁延日久,或者干脆蔓延开来,肯定会影响到云贵川蜀等地的驻军,进而威胁到未来可能会爆发的战争。
    果然是个多事之秋啊!
    孙绍宗很是‘操’了一番内阁的心,可湖广毕竟和京城隔着千里之遥,与他这个顺天府治更是没有半点干系,因此他很快又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其它的消息。
    要说这邸报,到底还是好消息居多,譬如说下面这一条:九省都检点王子腾以造船厂为饵,设伏重创东海巨寇前田伯光,击毙贼人近千、真倭百余,缴获辎重不计其数。
    根据其透‘露’的一些细节分析,王子腾应该是刻意让人散播谣言,声称朝廷的巨舰一旦下水,东海的真倭假倭、红‘毛’番鬼,统统都要遭受灭顶之贼。
    同时他又刻意炮制出,造船厂防守松懈的假象,以便引‘诱’海寇们先下手为强。
    看来王太尉其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只可惜被那什么前田伯光给逃了,否则真称得是大功一件了。
    正津津有味的看那章里,附录的前田伯光小传,听阮蓉嗔道:“老爷瞧什么呢,这么入神?在外面站半天也不说进来。”
    孙绍宗这才发现,自己正站在后院‘门’口。
    “刚来的邸报。”
    孙绍宗把手里的小册子一扬,笑道:“王太尉东海大捷,击毙倭寇千。”
    “真的?!”
    阮蓉闻言不由喜道:“这可是好事儿,王太尉在东南站稳了脚跟,咱家那买卖也能多红火些日子。”
    这婆娘!
    知道想着生意,一点民族大义也……
    呃~
    她身为一个茜香国人,没有民族大义的认同感,貌似再正常不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