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亭亭玉立荷花酥-第2/4页





    听完陈意才明白,原来如此,又不得不感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都是能人。

    她没推辞,这个和用粮票买的东西不同,用钱也不会让大伯少收。又看了看,这两样不少,就要给陈大伯塞钱。

    这下大伯可怒了,

    “怎么,多久没见,和大伯还生疏了,让你收就收着,回家三人多补补,你哥学习累,你俩又瘦得慌,我看人家从小喝奶的看着就是壮,多喝奶还是好,要不是不方便,你每天来,大伯给你留点,又不是什么贵东西。”

    陈意推辞不过,把两个放书包,谢了谢大伯,不敢多留。怕再多呆一会,大伯又破财,不过心里倒是有个新主意。

    有了奶制品,做的种类能翻几倍,看大伯如今就知道,是个胆子大心细还有魄力。如果以后王阳不再需要,那以后和大伯商量,从大伯这里进货合作,至少原材料就不愁了。

    况且以大伯父的人脉,找个开车跑外地,卖成品的一点不难。

    陈意是个俗人,也是个护短的。能让自家好,让亲朋好友好,之后,才考虑其他。说白了,就是小家再大家,没什么割肉喂鹰的大情怀。

    走出门,王阳和顾钧正在门口,一样的年纪,一样的活力,看着,就让她想到那年课文里描述的柏树,挺拔而生机。

    等一走进,王阳就压低声音,“点心那件事,他也知道,是我找的外援,能说。今个你是来买材料,那东西不少,不能让你小姑娘背,正好我有车,帮你送到家。”

    “不在这里买,去黑市,买东西不限量。”

    “哎呦,你这小姑娘还不遵纪守法呢,走走走,让我跟你去见识见识,来这一年多了,我还不知道有这地方,感情还有阶级歧视。”

    陈意一笑,“我也是第二次去,前两天才知道的,这地方知道的人不多。”

    “放心,我办事你还不放心,咱两个可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这事就烂我俩肚子里。是不?”

    “嗯。”顾钧点点头,“放心”

    走了几步,她才知道王阳为什么来供销社了。

    原来是帮村里的生产队买东西。

    王阳算是个奇人。家里爷爷辈就是大资本家,不说富可敌国,敌城是有的。但除了钱,凡现在能蹦跶的资本家,必须还有头脑。

    当年形势一乱,王新照,也就是那一代的王家领头人,毫不犹豫,安排子女亲朋出国,美国,新加坡等等,还有往国民党势力台湾转移,自然大陆也留了一支。

    这一支,就是自家三儿子,王文清,王阳的老爸。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王文清非但不是蠢材,更是难得的聪明人。

    当年留下的王文清,不是被抛弃,是王新照深思熟虑后的最佳选择。

    真正的大商人,看的是国与国。王老爷子看好红党,自然相信这个新兴的群体能蓬勃发展,但也深知,新势力的成长必然会经历挫折。

    这块肉不能放弃。

    那操刀的,必须是个厉害人。商量了几宿,王家才派了能力出众的王文清在国内。

    其他人分批在国外发展,若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没有一个势力愿意得罪这么个家族,更何况是当时孤立无疑的中国政府,如非必要,经历过的,不会再愿意闭关锁国。

    这些人,能为新政权带来生机,能带来对外的声音,且愿意支持配合,自然还是合作为上。

    合作的条件,便是王阳的哥哥和王阳服从政策,先后下了乡,向所有人展现了一个服从和配合的态度。

    这也是王阳能在知青队伍里混得风生水起的原因之一了。

    有背景,人又活络,下乡就为村里谋福利,甚至还运来一辆拖拉机,平时大队有个事,还能主动帮个忙,能不让大队的捧在手心么。

    可现在王阳没说,陈意自然也不问。她不是个傻子,只是稍微一猜,王阳背后怕是非富即贵。不过这也无关,交朋友,图个顺眼,自己一辈子不缺钱,没必要攀附利用谁,所以说合拍最大。

    七扭八绕的,几人往里走,按老规矩敲敲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