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战争之潮(二)-第2/3页
如果不是充足的人力和高昂的士气,崇明要塞的港口和堡垒不可能在七天之内就初具规模,如果不是扬州之战中得到了巨额的财富,那些商人也不可能这么殷勤地提供如此大量的砖石、木头和石灰等建筑材料。再考虑到大BOSS阿济格就在应天府,那么局势就比较微妙了。
“嗯哪,我认为阿济格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已经知道了我军在崇明沙修筑要塞的事情,按理说颇有战略头脑的伪清英王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面对异常的“平静”,洛英表示困惑,“就算目前清军水师打不过我军,可是他们至少可以阻止苏州商人‘资敌’啊……”
“或许我能解释这种情况,我的小郡君,”毛雄辉一副洞若观火的表情,“你有没有想过,对于阿济格来说,是明处的淄川-博兴联军可怕,还是暗处的淄川-博兴联军可怕”
洛英双手托着圆圆的小脸想了一会儿:“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显是暗处的我军更加可怕……嗯哪……等等……”她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如果我军就此出海不知所踪,那就是在暗处,可如果一路在崇明沙修筑要塞,另一路去攻打舟山岛,那么就在明处了……”
毛雄辉把他的小萝莉抱起来亲了一口:“说的很对,如果再详细一点,我都怀疑我的小郡君会读心术了。我就把话直说了,阿济格觉得流寇比坐寇的危害更大,所以他巴不得我军在崇明沙驻扎下来,成为他眼中的‘坐寇’,至于长期和‘坐寇’对抗,他是很有信心的,毕竟坐拥天下首善之地一省的大部分财富和人口,到时候用人海淹都淹死我们……”
“天下首善之地一省?不不不,其实是两省才对,”洛英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想来阿济格默许苏州商人支持我军建设要塞还有一重意思,就是我军大部分力量留在崇明沙,那么就不可能对他进攻浙江的方略造成影响。话说在旧时间线上浙江在弘光元年闰六月时已经陷落了,不过在新时间线上,应该还在战斗之中,由于没有马士英这个还算有几分本事的背锅侠辅佐,潞王朱常淓只会败的更快……”
毛雄辉问:“历史上浙江抗清势力多么”
洛英想了想:“旧时间线上浙江四明山的明军坚持到永历四年,而张煌言以舟山群岛为基地,反清反了十几年。不过在弘光元年清军入浙的时候,大部分官员和士绅都投降了,直到剃发易服令下达的时候才有反清的势力崛起。”
“那我们现在除了巩固和渗透外,还能做什么”
“等。”
————分割线————
正当毛雄辉和洛英在为浙江局势会如何发展而讨论之时,隶属阿济格的田雄、马逢知大军正在极速推进之中。
浙江和南直隶一样,都属于明末中国经济最发达,思想最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最显著的地区。但是非常不幸的是,这种经济上和思想上的发达并没有转化为军事实力,浙江明军的战力,比南直隶明军还不堪。
顺治二年闰六月初九,深受阿济格器重的田雄、马逢知率军攻入浙江,新时间线上的入浙比旧时间线上要晚,兵力、将领都有所不同,但浙江明军的反应和旧时间线上惊人地相似——投降、易帜、逃散,就是不打硬仗。
戚继光平倭寇的战役已经过去了快一个世纪,当初能征善战的“浙兵”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浙江明军,完全是各路官僚、军头捞钱的工具,既然都是捞钱,那换个老板继续捞又有何妨
一支失去了灵魂的军队是不堪一击的,都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则天下大治,可浙江现在的情况偏偏就是“文官特别爱财,武将特别怕死”!就算有少量愿意抵抗的将领,在纷纷倒戈的“大势”面前,他们的行为甚至连小浪花都激不起,而在杭州“监国”没多久,连座位都没坐热的潞王朱常淓,则成了献给清军以求功劳的最佳战利品。
崩溃!清军入浙之后南明的局势就是崩溃!田雄、马逢知在初九、初十两天的“战斗”中就确定了“大局已定”,下面比较麻烦的事情竟然是投降的军队太多、太杂,以至于难以管理,到时候如何分赃就麻烦了……这是一个极度讽刺、让人哭笑不得的情况,然而这确实就是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