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的生活
自从四月某日下了最后一场小雨之后,天气便彻底转暖了,每天都如出一辙的明媚阳光也在预示着地中海干旱夏季的临近。对于从北方草原移居之人来说,这样温暖的气候代表着消受不尽的幸福。
无论走到哪里,入眼的都是蓝天碧海、金乌黄墙,这两种对比强烈的颜色也激发了人类最朴实的美感,乃至于稍微有点钱装饰自己房屋的人家,都会将这两种颜色交错着涂在门框和墙壁上。
金色代表华丽,蓝色代表广袤,两者的结合便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美。
米沙选了一个男童随他学习厨艺,并在酒馆的食谱上新增了几样菜品,反响都不错,尤其得到了彼得洛夫斯基的大力赞扬,酒客们也颇为满意。
之前在废弃老宅中遇到的妓院老板,借着佛卡斯兄弟这条线找过杰森一次,拍了半天马屁,最后很委婉地透露出希望杰森去他的店里代为宣传的意图。杰森爽快答应后,对方也果断接下了几十桶葡萄酒的订单。
酒窖里去年的酒已经泛陈,即便使用橡木桶贮存,味道也微微发酸,不过对方还是按照新酒的价格付了款。用妓院老板的话说,那些欲火攻心的客人压根尝不出好赖。
对于杰森的名头被一个妓院拿来炒作的事情,李芄兰和米娅都不太支持。杰森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放在半年前有谁知道自己是哪路神仙,反正这名声也不是正路来的,拿来兑现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时只是在几个姑娘的陪伴下吃了顿饭,什么当街展览的情况并没有发生,而事后传出的消息却让杰森佩服不已。在那些故意放出的流言中,杰森被描述成一个英勇无畏却又冷酷无情的蛮族战士,以前从来不近女色,如今却沉迷在这家妓院的温柔乡中。这种营销手段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让杰森感到自己推销葡萄酒的路数弱得无以复加。
这段时间城中并不太平,各种半真半假的消息很快就冲淡了这一“绯闻”。先是连续发生了几起人口失踪,都是十一二岁的男童,有斯拉夫人、阿拉伯人和突厥人。也因为这样的异族身份,案件并未得到重视。
随后又听说皇帝打算加税,先得到信的商户上市政厅闹了一场,似乎还流了血,最后也不了了之。
而加拉太区这边能够亲眼看见的,便是各种废弃建筑里冒出来的庄稼了。要知道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拉丁帝国,采取的农业政策都是大庄园集约式生产,这附近的居住的也是市民而不是农民。满地的卷心菜和芜菁只能说明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君士坦丁堡里,已经有一些人活得不如蛮荒地区的村民了。
不管怎么说,酒的生意足以让杰森的朋友们过得不错。酒馆扩建的面积有原来的四倍之多,其中一半空间都是给自己人居住的,但剩余的区域也足以吸引更多的客人光临。
杰森给自己和米娅设计的房间是以典型的罗马式门庭为起点的。石柱、拱形门框和墙上的马赛克拼画简直就是皇宫和大教堂的缩影,只不过做工和规模都山寨气十足,一看就是经费不足的结果。
再往里走,有一间摆着练习假人的训练间则充满了德国古堡的感觉,不加粉饰的裸露石墙上挂着几幅长条燕尾旗,上面画着的图案让米娅笑得弯下了腰:一根黑色的木炭上燃着红色的焰火。卧室则又恢复了罗马风格,纱帘和软塌参照了奥利维亚的闺房——这当然是弗雷泽的主意,杰森可没见识过——墙角还设计了长条形的花坛。
至于浴室,则和那次两人去过的公共浴室布局如出一辙,米娅为此没少给杰森白眼。
李芄兰的房间则以木材为主,木质地板和墙面、横向推拉的房门,单清棠写了几幅字画挂在墙上,基本上是李村故居的翻版。只不过佩德罗的装修队修缮过无数的教堂,却不甚明白李芄兰口中的“东方风格”究竟为何,花了不少口舌,最终的结果也只是形似而已。对于这样的遗憾,李芄兰倒是并不在意,反而安慰起长吁短叹的老单和杰森,表示自己可以靠一些小创意慢慢点缀,终究还是会像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