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大明朝会(1)-第2/3页
“张兄,大用,你们二人怎么还在这,朝会都快开始了。献夫和霍韬他们二人已经去宫门外,让我在这边等你们。”
“桂大学士,我二人还末恭喜贤弟荣升吏部左侍郎……”
“翰林院学士,张兄、大用咱们就别再取笑我了,你看他们那一拔人都往前走了,咱们快走吧!”
宫门外。
“啪”的一声鞭响,宫门处便传来一阵吱吱呀呀的声音,特意没有上油的宫门慢慢的大开。
原本还在三三两两闲聊着的文武官员们皆是屏气凝神,排好了队列之后依次向着宫门内而去。
从宫门到乾清宫的位置不近,一路之上尽是锦衣卫的大汉将军戴甲执枪而立,目光平视着前方,视文武百官如无物。皇宫里面的防卫也必然达到了一种可怕或者说变态的地步。
到了乾清宫,群臣们鱼列而入,整理好了队伍之后,嘉靖帝才在黄锦和周德的陪伴下来到了殿中。
嘉靖帝走到龙椅之前,黄锦便扯着嗓子喊道:“陛下临朝,百官跪拜!”
中气十足的声音荡在殿中,百官们则是呼啦啦的跪倒一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礼毕,嘉靖帝这才伸手虚扶道:“众爱卿平身。”
随着黄锦那一声“百官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的声音响起,温体仁身为内阁扛把子,当下便出班奏道:“启奏陛下,礼部与兵部接到安南王的求救信,请陛下御览。”
嘉靖帝嗯了一声,吩咐道:“呈上来。”
黄锦躬身应了,从御阶之上下去,走到温体仁跟前后接过了奏章,转呈给了嘉靖帝。
张璁几人来回对了几眼,这就要开始来了吧。
嘉靖帝展开奏章看了一会儿,冷哼一声之后便将奏章掷于地下,怒道:“这后黎朝活该,今被权臣推翻才想起自己是大明的属国。欺朕太甚!”
张仑身为大明五军都督府的扛把子,当下便出班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五军都督府同样接到了安南王的求救信。
臣以为,后黎朝郑氏乃安南王位正统,莫登庸不臣篡夺安南王位,大明乃安南宗主当起大军伐之!”
“臣礼部右侍郎李时有异议,臣认为大明虽是天朝上国,然兵者关乎生死存亡之大事,轻易不可轻启战端,应当从长计议为上。”
“从长计议?又是一个从长计议,大明的脊梁,大明的血性都被你们这些文官给议没了,难道你不知道兵贵神速吗?要等莫登庸把交趾郑氏都杀光我们再出兵吗?天朝上国的威严何在!”听完李时的话,张仑气愤填膺。当年英国公张辅三征交趾,大破交趾。宣德年间,柳升败死,王通与交趾人订下盟约,仓促引兵而还。朝廷放弃交趾,张辅力争但没能成功。现在交趾叛乱,正是收复交趾最好时机。怎耐这些文官。
“英国公稍安勿躁,就算是大军出征怎么也要准备一段时间吧!怎么能不让有商议的时间。”李时嘴带微笑,说话不急不慢好似在讥笑张仑,论嘴皮子功夫你们武官怎么也是要靠边站。
“臣给事中夏言附议,大军征伐在外钱粮损耗无数。然交趾乃化外之国,当年英国公张辅三征打下交趾。现今如征伐交趾成功,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又失去,那此次征伐岂不是徒劳无功,靡费钱粮。”
“臣附议。”
“臣附议。”
……
“臣等附议。”
“臣成国公朱凤,弹劾夏言巧舌如簧,欺君罔上。当年倭人而细川氏和大内氏几乎一前一后,都派去了向大明进贡的使团。
这两个使团到了大明,在大明的地盘上大打出手,并且还掠夺了大明的百姓。
夏言当时也是这句从长计议,使得军士没能及时控制局势,还被这些使团杀死了不少军士。自那时候开始,倭寇横行东南。后又是这个夏言上书言罢市泊司,励行海禁。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可灭绝倭患。然现在倭寇还在东南横行,而大明的很多百姓却因市泊司被罢失去生计。使得今年连江出现近百万的灾民。”
“大明禁海百年,怎么能把这条怪罪在夏言的头上呢!”礼部右侍郎李时出言增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