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2/3页
月满似懂非懂,只是徒然地盯着照片发呆。刘净书的话就像连着她嘴里呼出的白气,很快就消散了。
刘净书亦分辨不清楚,沈月满到底是若有所思还是不为所动,她也不得而知,于是问道:“你这次考了多少分?”
沈月满的目光像被固体胶粘在了照片上一样,却不作答,没有人知道她是羞于启齿,还是根本没有听见刘净书的发问。
“沈月满!”安远不满地切断她的目光。
“啊?!”沈月满回过神来,抬起头来,“364。”
“那你上一次考试呢?”
“记不清楚了,应该没出320吧。”她挠挠头。
“那不就结了,往少了算也进步44分?”
“可是……”她的脸上写满了不甘心。
“可是安远上了百名榜?”刘净书反问道。
安远又悄悄地耸耸肩,低头翻开单词书。沈月满只是负气地不说话。
“老实说,你的努力赶安远差多了。单说每个周六,书房里坐10个小时,你起码有6个小时在做旁的事,安远最多不超2个小时。这样算下来,一个星期你就少学28个小时,一个月……”
“书书姐,你就别拿那一堆糟心的数字来刺激我了。我都晓得,但就是不甘心。”
刘净书听出她语气里掩藏不住的不耐烦,便不再多言。
“书书姐,这人真是上七百分的大神吗?”沈月满朝照片努努嘴。
她有些不知怎么作答。
“不是大神。”
沈月满眼珠子都快滚出来了:“七百分还不是大神?”
她笑笑:“是神话,是传说。”
刘净书把“神话”讲给沈月满听:
六年。
他家境很好。
第一,是每一次考试后与他定期约会的情人,只有一次被他放了鸽子。
他上课不记笔记,下课不赶作业,考试前几天绝不熬夜。
物理奥赛,他学,于是一不小心进了国家队,有了京都大学的保送资格。
化学奥赛,他不学,于是一个不注意拿了省二等奖。
高考,于他没有任何意义,他还是参加,跟玩儿似的,打了七百的高分。
“神话”很是炫目,但沈月满需要的鼓励并非神话能够给予,于是她又把自己不堪的中学时光讲给她听:
他是神话,她是笑话。
她总是穿着不合体的旧衣服上学。
成绩总是在班上倒数几名徘徊,有一次甚至被倒数第一光顾。
她上课总是在写写写,下课连厕所都舍不得去,只是趴在桌子上写练习,考试前几天都在挑灯夜战。
物理奥赛,她学不懂,却又不甘心,最后被老师劝退。
化学奥赛,她勉强能应付,拼死拼活只拿了个省三。
高考,是她最后的那根救命稻草,像一场赌博,她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上面,仍然只得到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结果。
“天啊,书书姐,不想你也有这么低落的时候!”沈月满感叹道,但却很是受鼓舞,心里舒坦不少。
若是哪天碰到有人如祥林嫂般抱怨自己的生活,什么同情都不要有,什么好心都不必付,什么悲悯都无需言,你只要把自己的命运描述得更为悲惨,把自己贬损得更低,对方便会立马住嘴,反过来安慰你,并因为你的不幸而振奋精神。
人们会因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而兴高采烈,但站得不高也没关系的,只要有人比自己更低,那么心里就平衡了。
沈月满愤愤不平的神色终于消失了,她安安心心地坐下来,开始订正试卷。
解决这档子事后,刘净书的心思被无端地扰乱。
山城大学静谧得出奇,连鸟儿都不肯多施舍两声歌唱。偶尔能看到一两个衣着单薄陈旧的学子,怀里揣着一本书,哈气搓手,一路小跑,匆匆从食堂转移到图书馆。
想起以前,她时常能在一路小跑去图书馆的时候,接到来自京都的电话。
而如今他们都已经长大,各有各的事情。
又是好久没有音讯,又是好久不曾联系。
关于这张照片,在神话和笑话之间还有许多话可讲。刘净书没有讲给沈月满的话,都在她的记忆里刻下了最深的痕迹,至今也无法磨灭擦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