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大国崛起(十一)-第2/2页





    原有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农业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并直接影响到了贸易的活力。

    这使得公元三世纪的罗马,大部分时间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史称“三世纪危机”。

    对于历史上,饱受内乱之苦的国人来说,应该很清楚这种混乱,会对人口结构造成多么大的影响。

    如果有部分处于边缘状态的柏柏尔人,放弃原有的生存状态,被迫向更恶劣的区域迁徙或逃离,我们并不应该感到奇怪。

    以地理位置结构来说,马格里布绿洲带的最南端,应该是阿特拉斯山脉的西南角,也就是后世摩洛哥与西撒哈拉交界之处。

    与之南北相对的塞内加尔河下游,则是西非诸河中位置最北的。

    后世的塞内加尔河下游,地处萨赫勒地带的最西端,同时还承担着,毛里塔里亚与塞内加尔河两国的,分界线的任务。

    也就是说,从摩-毛两国边境线出发,南行至毛-塞两国边境的线路,技术上算是,最短的穿越撒哈拉之路。

    不过即便如此,二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也达到了500公里。

    没有上述因素的推动,柏柏尔人也是很难去尝试,穿越这样一片干旱之地的。

    尽管柏柏尔人在地中海文明圈,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但他们在军事方面的技术水平,显然已经远超封闭的西非土著了。

    一部分带着先进技术,包括军事技术的柏柏尔人。

    抵达萨赫勒地带后,与一支土著部落融合,并居于统治地位。

    他们建立最初的古加纳Z权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人类穿越撒哈拉的历史,很有可能还要更为久远。

    问题在于,只有那些,最终能够体现在地缘Z治层面的交流,才具备真正的影响力。

    这就好像无论有多少证据证明,哥伦布并非第一个“发现”美洲的人,都无损于那次远航的意义一样。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殖民者掌握了话语权,抹黑污蔑其余文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