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陷敌于大义-第2/3页
蔡千青喝了一口水后,放下杯子:“第四步,依然是将言论作为武器,不过要与我在台上做法时同时进行,你需要派人在城中繁华热闹之地散布,言论的要点是‘傅大帅所请法师驱魔治病不收分毫,为何海神教却要信徒纳贡’,切记,必须要以讨论的形势散播,三五成群,高声议论。”
裘谷波疑惑:“议论?”
蔡千青点头:“议论、讨论都代表着疑惑,而不是肯定,更不是指责。因为此时带指责相反会让人产生怀疑,百姓不傻,但也绝对不聪明,他们毕竟已被邪教蛊惑,指责只会让他们偏向海神教,但讨论会让他们思考,自行判断并且产生怀疑,这就是众口铄金,人们常说要谨言慎行,流言蜚语往往能置人于死地,奇谋之中,有一计最为简单,也较为恶毒,那就是舆论杀人。”
裘谷波牢牢记下:“先生,那接下来的第五步呢?”
蔡千青道:“和海神教一样,将提前治疗过的病人抬上,不过咱们不能变戏法,毕竟咱们扮演的是华佗,华佗并不是神仙,不用法术,用的是医术,所以,我们的医治方式必须是服药,要让百姓一步步明白,患病应该找大夫,而不是求神,接下来就是第六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裘谷波问:“第六步是什么?先生怎么不说了?”
蔡千青迟疑了下,却是道:“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上幸西宫,问世民疾,敕建成曰‘秦王素不能饮酒,自今无得复夜饮’。”
裘谷波听完,迟疑了下道:“这是《资治通鉴》唐纪篇所记录的玄武门之变的前后缘由,先生为什么说这个?”
蔡千青却问:“裘捕探,如果这是一桩疑案,你认为凶手是谁?有何目的?”
裘谷波很疑惑,却实话实说:“李建成担心被李世民取代,所以想要除之而后快,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过李建成身边谋士众多,不会蠢到让他在宴请李世民时下毒谋害,再者,就算谋害,也会让李世民当场身亡,怎么会只是暴心痛而吐血数升?就算李建成真的这样做,势必会采取与后来李世民相同的方式,那就是一面擒杀,一面逼宫,可事实是他并未那样做,所以,他怎么会干一件如此愚蠢的事情?事情一旦传开,肯定会遭致满朝文武的不满,还未登基,就已行暴君之举,他太子之位也无法保住。”
蔡千青点头道:“所以呢?”
裘谷波道:“所以,我认为,此事是李世民陷害李建成,他知道李建成要谋害自己,所以用此事来反制李建成,做给父亲和天下人看,为之后的玄武门之变做铺垫,也等于是师出有名。”
“裘捕探既然明白,我便不用多说了。”蔡千青起身,又道:“《孙子兵法》有云,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蔡千青说完走向里屋,那平静如水的声音又缓缓传出:“裘捕探,瘟疫祸害十年,邪教乱世百年,怎么做,你自己选。”
裘谷波回忆到这时,那只放在箭跺上的手不由得收拢抓紧。
他眉头紧锁,使劲儿深吸一口气,低声自语道:“第五步,陷敌于大义,师出有名,方能斩草除根。”
此时,城楼下方已有人将事先医治过的病人抬上,蔡千青一番祈祷后,用障眼法变出药丸,小心翼翼喂病人服下,然后盘腿坐在一侧静等。
这是蔡千青的信号,意思是告诉裘谷波可以动手了。
裘谷波还在迟疑的时候,伍六走上前来,低声道:“裘捕探,都准备妥当了。”
裘谷波回过神来,看着他问:“衣服和武器都准备好了吗?”
“二十人,都是十恶不赦的死囚,没有任何火器,只有刀剑,已经埋伏在了预定位置。”伍六说完,想了一会儿,为难地问,“没有别的办法吗?必须这么做吗?”
裘谷波并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只是安排道:“你和班鲁各领一队,在预定时间动手,切记,不要多言,不要手软,干净利落做完之后立即撤出,朝海神教聚集的方向撤退,中途化整为零,分散后脱掉衣服并焚烧,千万不要留下任何痕迹,最后该怎么做,不用我说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