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金陵简-第2/3页
就在几年前,这个毫无名气,也没有名师引路递帖的年轻地相干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先是提供线索,帮助地方警察侦破了一件连环杀人案,在段时间内就抓到了凶犯。
不过这仅仅只是个开始,随后他又将凶案中几名被害的女死者指认为王大帅和黄大帅的家眷,同时列出证据指出凶犯是另外一名万大帅的干儿子。
原本就将万大帅视为眼中钉的王、黄两位大帅,立即以此为借口,联合出兵灭了万大帅,分了万大帅的钱和地盘,然后又用打麻将的方式,各自拿走了万大帅的女人和剩下的后备役军队。
自此之后,铁沛文便成为了黄大帅和王大帅的座上客,但无论两位大帅出多高的价钱,开多好的条件,铁沛文都拒绝成为他们的参谋军师。
相反,铁沛文却乘坐一艘渔船前往了蛇心岛,带着拜帖要求见孙三。
一开始,孙三并没有问铁沛文为什么要来投靠自己,而是问他:“你根本不需要栽赃给万大帅那个怂包,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让黄王两人联手灭了他,你绕那么大圈子干嘛?”
铁沛文微笑回答:“大帅,黄、王、万三人混战多年,三地百姓苦不堪言,看见当兵的满眼怒火,更别提一心一意支持谁了,就算你杀光了所有的百姓都没用,再者,老百姓如果死光了,你上哪儿收税去?上哪儿抓丁当兵打仗去?”
孙三不语,只是静静地听铁沛文的那番道理。
铁沛文又道:“还有,那些个被凶犯杀死的人,全是贫民百姓,百姓一听是姓万的指示凶犯所做,群情激奋,写了血书恳求王、黄二人缉拿幕后真凶,为无辜百姓报仇。”
孙三淡淡道:“那你何必要指认其中有两名死者是王、黄二人的家眷呢?”
铁沛文道:“大帅,百姓不傻,往年这类的凶案不少,跑到王、黄二人府邸跟前磕头请求主持正义的更是不少,但是王、黄两个王八蛋,从来就没有干过人事,所以,如果这次凶案中我不指认其中两个死者与王、黄二人有亲属关系,百姓们也不会去请求他们主持正义。”
孙三故意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你的意思是,百姓们知道这次凶案被害者中有两位大帅的亲属,就知道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在为自己亲属报仇的同时,也能顺带为百姓们报仇?”
铁沛文笑道:“没错。”
孙三也笑了:“你其实想说的是,百姓不傻,但也不聪明。”
铁沛文拱手行礼:“大帅智慧。”
孙三点头:“不仅能替民伸冤,还师出有名,铁先生,您才是大智。”
随后,孙三终于问到了正题上:“铁先生,你为什么要投奔我呢?”
铁沛文为什么要放着王、黄二人的参谋军师不当,跑来投奔不过只有三座小岛,手下士兵不过千人,曾经只是个海盗的孙三呢?
如果不是凭借着大海的优势,孙三早就被其他大帅灭了几千次了。
最重要的是,孙三有个优点,那就是有自知之明,所以,他当然不会那么轻易就接纳铁沛文。
铁沛文展开扇子,轻轻晃动着:“因为大帅有磔狱,而磔狱中有个囚犯叫通爷,这个通爷身上藏着一个秘密,只要找到他,挖出那个秘密,黄金万两轻而易举,最重要的是,你还可以得到天下绝大多数衮衣地相的全力支持!”
孙三半眯着眼睛笑了,然后笑得越来越大声,那是他嘲讽人的方式。
铁沛文不为所动,依然还是用那慢悠悠的语气说:“大帅知道《金陵简》吗?”
孙三收起笑容:“废话,老子是靠海吃饭的,当然知道《金陵简》,不过老子还知道,那东西只是传说!”
“传说?”铁沛文的声音变得低沉,“大帅可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传说吗?因为无风不起浪。”
孙三端起酒壶喝了一口:“那什么狗屁《金陵简》传说是明朝时期一个皇帝集天下奇人异士所著的奇书,听说里边全是兵法什么的,还说里边隐藏着明太祖当年发现真龙的地方,这不是瞎扯吗?”
铁沛文平静地说:“传说《金陵简》分上下两册,上册记录的是明朝之前,历朝历代发生的一些不出名,战法怪异的战役,而下册则记录着,对这些战役的剖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