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5章 好诗-第2/3页





    如醍醐灌顶。

    他当下弃笔从戎。

    卧薪尝胆,事竟成。

    燕王眼中闪过怅然神色,自从投军后,一次一次的胜利,已经坚定了他对自己的信任,再入博慎书院,学子们对他尊敬有加,敬他身为天皇贵胄,却以身犯险,守国门、驱鞑虏。

    让他更加自信。

    但这段时日,燕王却还是被打击到了,潜藏的自卑,逐渐漫出。

    若博慎书院的学子,可称才俊,沈采苡,则堪称妖孽,让人深受打击。

    他忍不住想,要次次都这样,以后还有一辈子那么长,怎么过?

    总不能面对沈采苡时候,老是忍不住要退缩吧。

    沈采苡呢?会如何看待自己?

    她曾有过那般出色的未婚夫大靖朝近百年间,唯一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

    那些曾令他感到绝望的博慎书院白鹿居的才子们,在方承嘉面前,却也不得不摧眉折腰,叹一声服。

    而沈采苡呢?

    他曾在姑苏呆过,并借宿沈家别院,当时隐约听说,沈采苡乃是品貌双全的世家女,还很有些才名。

    但,南园里,沈采苡曾说“献丑不如藏拙”,自认不会作诗。

    当时燕王就想,沈采苡虽然狠毒又虚伪,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也有几分小聪明他当时认为,沈采苡在姑苏的些许才名,是姑苏的其他人家看在沈家的面子上,给沈采苡三分面子,夸赞出来的虚名。

    毕竟沈家乃是姑苏世家之首,沈采苡出门,别人家捧着她,毫无亮点的诗句,别人也会奉承一句“对仗是即工整”的他就曾这么被夸过。

    可沈家的家世,放在姑苏是首屈一指,放在京城,那就不起眼了,没人会去捧着沈采苡,若沈采苡做出的诗句普普通通,别人可不会为了沈家的脸面,着意夸赞她。

    所以拒绝作诗,还谦虚的说“献丑不如藏拙”,绝对是聪明至极的做法。

    他后来听姚湘君说,沈采苡当时曾点评别人诗句,精准而犀利,当时心想,生于书香世家,耳濡目染,不会作诗也会吟,能点评几句,那是正常的。

    可后来……燕王有些失神。

    他忆起普安寺往事。

    那时候,晶莹雪中,梅花开的极盛,冷香浮动,沈采苡俏然立于花下,一张口,便比花香更动人,让人失神。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分明是极好极好的诗,她张口便来,那里不会作,是不想作才对。

    所以,沈采苡也是才学过人的。

    她与方承嘉凑在一起,才是真正的伯牙遇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

    志趣相投,才学相当,琴瑟和鸣。

    沈采苡,嫁与自己,志趣不相投,可会失望?

    “好诗。”听得这声夸赞,燕王才知道自己念出了声,他回头,看到林一一副刚刚回神的样子,满目赞叹。

    林一轻咳一声:“之前不见殿下作诗,忽然来一首,属下心中念了几遍,觉得真是极好极好。”

    燕王没理他,只拆开了沈采苡的信,认真看了,琢磨片刻,让人约见方承嘉。

    做完这些,他才看着林一,“不是我做的。”

    “不要传出去。”

    沈采苡想藏着,就如她所愿。

    再说,她太高调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她,以后行事也会不便。

    林一惊诧,却急忙点头,而后却安排人给方承嘉传信。

    已经是晚上,繁星满天。

    燕王坐在皇子府的花园内,自斟自酌。

    听到脚步声,他回头,便看到一道清瘦俊秀的身影,踏星光而来。

    面目逐渐清晰。

    “下官参见燕王殿下。”方承嘉打扮的很不起眼,却难掩身上清隽气质,燕王做了个请坐的手势,“方大人喝茶还是喝酒?”

    “茶。”

    松墨上茶,退后立在燕王身后。

    双方都没开口,片刻后,方承嘉才目视四皇子:“燕王殿下说是有了新计谋,可否告知下官?”

    “自然。”燕王也不嗦,把沈采苡说的,讲给方承嘉听,方承嘉端着酒杯的手,就不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