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6章 红颜薄命-第2/4页





    若有宁死不肯按照他们意思招供之人,往往被折磨致死。

    如此怎能不让人厌恶愤恨。

    方承嘉身为状元郎,他的前途,本该与缉事处无任何勾连,然年前年后被阮讷派出去办差,有两次都是与缉事处有关联,暗中查案时候,也需要缉事处的暗探引路,一来二去,便认识了锦丰郡王。

    锦丰郡王向来厌恶和那些酸腐读书人打交道,他们看不起他,日常两方相遇,那些读书人引经据典指桑骂槐,听得锦丰郡王头晕脑胀,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骂了半天。

    等被人提点,知道自己被骂了,锦丰郡王想要去找那些读书人的茬,隆安帝不给他做主啊,甚至还会把他训斥一顿,让他多读书,腹中无有半点墨水,着实丢人。

    这着实是可恶极了,锦丰郡王气愤难当。

    故而锦丰郡王一心想要找个读书人来与读书人打交道,免得自己再去受罪。

    而且他还要找个读书人里面的佼佼者,如此才够落读书人的脸面。

    他看上方承嘉,是因为方承嘉君子端方,不像之前合作的其他读书人,一边用着他手下的暗探,一边把他和他手下暗探贬的一文不值。

    锦丰郡王被读书人欺负多了鄙视多了,难得见到一个开口说请、闭口称谢、谦逊温和的,心中便琢磨着把方承嘉弄到缉事处。

    与方承嘉相处几次之后,锦丰郡王倒是真把方承嘉看做了朋友,并希望方承嘉能帮他

    他不学无术惯了,最开始弄了缉事处,也是胡闹,想要折腾一下那些看不起他的文官们。

    没想到反而办成了几件事,被隆安帝逼着上进,到如今,缉事处的摊子铺的大了,他便觉得力不从心。

    那些恶意构陷官员、屈打成招之类的事情,有些是处于隆安帝授意,有些却是因为手下多了,良莠不齐,他也控制不好。

    锦丰郡王希望能培养一些有能力的,助他掌管缉事处。

    方承嘉虽然不够很辣,处事也还有些稚嫩,本心却是清正,锦丰郡王需要这样的人,来让缉事处这把刀,有个鞘。

    当然,同时也能落那些文官的脸面。

    这些事情沈采苡都是知道的。

    方承嘉与她见面或者通信时候,曾说过锦丰郡王拉拢他的事情,只是他暂且拿不定主意。

    如今看来,方承嘉是做出了选择了。

    沈采苡垂了眉目,唇边勾起苦涩笑容。

    等沈文和回来,沈采苡揪着他的衣角,“哥哥,从今而后,子善从人人称慕,变得人人喊打,他……可受得了?”

    “这是他自己选的路。”沈文和黯然开口,他也不是不心痛的。

    十多年同窗之谊,又是通家之好,方承嘉亲近沈家,沈家何尝不是把方承嘉当作自家子侄来看待。

    如今断了,虽不像亲骨肉反目那般血淋淋,可也差不太多。

    卑下者人人可欺,人人可辱,弱小便是罪。

    沈采苡“嗯”了一声,他已经下了决定,如今除了祝他鹏程万里,别无它法。

    “别担心了。”沈文和轻叹,“他这样做,其实也好。”

    方承嘉在朝中,并无亲族任官。

    自毁名声后,同年同窗座师,都恼恨他自甘堕落,与奸佞小人为伍,与他疏远了关系。

    无亲族、无同年、无同窗,一切都得靠着皇帝,自然能得了皇帝最大的信任。

    而方承嘉这般做,与沈家而言,也有一个好处沈家选择与他退婚,非但不会对沈采苡名声造成影响,反而会让读书人觉得,沈家为与方承嘉这等“佞臣”划清界限,不惜牺牲沈家女清名,乃是大义灭亲。

    沈家不但不会损了名声,反而更能得些认同,沈采苡虽然背上了“退婚女”的名头,却也能得些同情。

    而一旦方承嘉确定会掌管缉事处,那他就绝对不可能再尚庆安公主,皇帝不会允许有望夺嫡的六皇子亲姐,嫁与掌管缉事处暗探的方承嘉的。

    帝王多疑,隆安帝肯定会害怕属于自己的暗探,被六皇子用来铺路。

    “只有子善,没得半分好。”她喃喃一句,让沈文和也湿了眼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