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学问



    头生一脸心事。

    前世经过信息爆炸,什么样的女子没有见过?

    特别是经过美颜镜头,化妆术等邪术,对于千篇一律的美女,头生从来只会行动不会心动。

    三娘不简单。

    越是接近三娘,头生越是感觉到三娘的危险。

    真不知道,三爸娶了这个不一般的女子,到底是福还是祸。

    靠近了种先生住的地方,远远就听见种先生正在念诗。

    万事悠悠白发生,强颜阅尽静中声。

    效忠无计归无路,深愧渊明与孔明。

    白念蹉跎总未成,世途深恐误平生。

    中宵拥被依床坐,默数邻鸡报五更。

    一股浓浓的报国无门的自哀自怨,头生与钟先生相处这么久,已经深知其为人。

    如果不是各种机缘巧合,钟先生绝对不会聚众造反。

    论当初在村里的威望,钟先生强过王二,王二只是个普通农民,比一般人就多了一些胆量,乐于助人。

    种先生真的想要造反,那大当家的位置铁定轮不到王二。

    王二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营地里的大小事务都是种光道在打理,能发展到这个规模,大部分都是钟先生的功劳。

    当众说过不止一次,要让位给种先生,都被种先生当场拒绝,三番五次之后,王二才罢休不再提这方面的话题。

    这首诗里,最妙就在于“深愧渊明与孔明”。若能学陶渊明归隐亦可自标高洁,不幸的是,种先生却为了求活走上了他自认为的邪路。

    若能学孔明辅助君王还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他却是村里的一个普通教书匠,连秀才都还没有考上。

    隐也不可,达亦不能,处在两难之中,种先生每日都活在煎熬里。

    “先生,弟子到了。”

    头生轻轻的敲了一下门,给种先生腾出时间收拾自己的情绪。

    “进来吧。”

    这才推开门,天色已经夜了下来,简易的木头屋子里,点亮了一盏油灯。

    地面没有铺砖,保留着原来土地的模样,所以桌子不稳,一条桌脚下垫了一块木板。

    桌子上有在澄城县收集的地图,公文等文书,还有最近在营地整理出来的账目。

    种先生两眼通红,明显刚才垂泪过。

    “先生,这两日我已经把营地的人口都统计入册,都在这个账本里。”头生当做没有看见,双手奉上手中的账册。

    “我不看了,你算数的本领我是自愧不如,你报个数我听吧。”种先生点了点头,嗓子沙哑。

    头生把账册轻轻的放在桌子上,打开最后一页,然后大声的说道。

    “总计户数一千二百七十五户,人口八千九百二十五人,其中,内营户数六百五十九户,人口四千六百一十四人。”

    “内营青壮一千六百六十一人,妇孺一千二百九十一人,合计两千九百五十二人。十五岁以下,四十八岁以上者,合计一千六百六十二人。”

    “外营户数六百一十五户,人口四三百一十一人,青壮一千九百七十二人,妇孺一千三百二十八人,合计三千三百人。”

    “外营十五岁一下,四十八岁以上者,合计一千零一十一人。”

    种光道听闻久久不语。

    “一直都觉得营地的人口越来越多,但是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想不到形式竟然如此严峻。”

    对于种先生的话,头生非常赞同。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有时候是谬论,并不一定都是对的,因地制宜,可能反而是包袱。

    近九千人,营地所在的山林又不适生产,而且大旱越来越严重,就是想要在山林里开垦荒地也做不到。

    九千人每日的口粮节省又节省,一天天下来也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数目,还是在坐吃山空的情况下。

    “整个白水地区的老百姓也没有这么多人,估摸着周围县城的百姓们都投奔过来了。”

    “是的,每个户口后面我都备注了乡籍,蒲城,宜君,就连黄龙,宜川的百姓都有。”

    种光道一脸满意。

    只让头生清算营地人口,一时忘记了乡籍的事情,却没想头生竟然自己补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