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光复东都



    孔明灯在大唐,尤其是东都洛阳这样的地方并不少见,守城士卒注意力大多在达奚珣父子身上,就算是偶有看见孔明灯的,也只当是哪家孩童贪玩未睡,也不会觉得惊讶。

    可城上的守军虽然不明就里,但对已经埋伏在城中暗处的李岘而言,这却是城外背嵬军准备登城的信号。

    达奚珣和达奚都父子在城下追逐了有一会儿了,达奚珣毕竟年迈,比不得达奚都的身子骨,追着跑了两圈便开始气喘吁吁,靠在相府的马车旁歇息,大口地喘着粗气。

    这守城校尉的佩刀还在达奚珣的手中,他见达奚珣靠在车旁休息,于是上前道:“达奚相勿怒,贵公子年少,难免贪玩,一时失了性子也是有的,达奚相大可不必为此伤了身子。”

    达奚珣道:“这逆子,老夫早晚被他活活气死。”

    说完,达奚珣似是随手一丢,将校尉的佩刀丢在了马车的厢板上。

    校尉见达奚珣丢了他的佩刀,他总不能叫达奚珣亲自送过来,于是自己走到了马车旁准备将佩刀收回,就在他刚刚站在马车旁,准备拿刀时,马车的内部传出了一丝微小的声响。

    校尉本想着这车内坐的想必是和达奚珣同来的府内女眷,也未曾多想。然而就在他将佩刀收回刀鞘,准备辞别达奚珣继续回去守城的时候,马车前面的门帘竟突然被掀了起来。

    掀起帘子的这只手看起来粗糙无比,绝不是一个娇生惯养的相府女眷该有的手,相反的,倒是像极了一双常年接触刀剑的手。

    校尉心中猛觉不对,堂堂宰相深夜怎会与男子同车?

    过往车辆正在守军核查范围之内,校尉发现异常,刚想伸头进去查看,可车内竟突然伸出了一只手,重重地挥向了他的脖颈。

    校尉本能地想要伸手去挡,可这手掌挥下的速度远比他想象地要快的多,不过眨眼的功夫,便拍在了他的脖颈上。

    “有刺...。”

    校尉的见有人袭击自己,心知不好,连忙开口想要提醒守城的士卒,可他的嘴巴刚刚张开,还为来得及把话讲完便已经被击昏了。

    “快来人,你们将军昏倒了!”达奚珣见校尉被击昏,于是对着城上叫道。

    守城的士卒一听说主将昏倒,连忙上前查视,可就在此时,街边的巷道中突然窜出数十名身着黑衣的男子,对着下城的士卒便是一顿猛射。

    “保护宰相!”

    这些守城的士卒不明就里,只当这些黑衣人是冲着达奚珣来的,于是尽数下城,一边护卫达奚珣,一边是捉拿那些放箭的黑衣人。

    这些黑衣人人数少上许多,显然没有和守军正面厮杀的意思,不过放了一波见便逃开了。

    “追,速追,他们必然是剑南军的刺客,务必要将他们拿下。”达奚珣指着这群人喝道。

    主将已昏,宰相下了令,这些士卒哪敢违抗,连忙各自追赶起已经散落城中的黑衣人。

    城门处的一阵骚乱,给了城外背嵬军宝贵的时间。趁着这些功夫,背嵬军已经利用钩锁云梯等物攀上了城墙,

    这些新近招募的士卒如何能杀横行西南的背嵬军的对手,背嵬军一入城,北门的城防瞬间易手,等到背嵬军从城上冲杀下来,这些守城的士卒还宛在梦中。

    看着背嵬军出现,这些士卒先是猛地一惊,接着便要厮杀守城,但随即宰相达奚珣一声高喝,竟命他们尽数放下兵械投降了。

    “臣河南尹达奚珣拜见靖王殿下。”达奚珣曾为大唐要员,自然是识得李瑁地,达奚珣走到了敌军主将的面前,口称旧职,躬身跪了下来。

    李瑁看着达奚珣的样子,笑了笑,亲自将他扶了起来:“达奚大人为国尽忠,甘背污名,实在是难得地很,达奚大人快快请起。”

    “臣谢殿下。”

    李瑁一入城便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非但没有追究他投敌的罪过,还将献城的功劳推到了他的身上,达奚珣终于松了口气,站起了身子。

    眼前的一幕看地燕军目瞪口呆,他们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男子竟是唐军主帅,靖王李瑁,而他们尊贵无比的大燕宰相竟然就这样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