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在南宁做生意-第2/3页





    杨很是积极,每天都认真学习和参加行业的各种活动。

    启动走完,老丁才带杨翠萍参加家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很多很多,树大分丫,人多分家,所以就分成小家庭,老丁这个家庭发展很快,现在已有七八十个人了,开家会分三个地方开,有一个主持,接着每个人就汇报自己的名字,推荐人是谁等等。

    杨翠萍是新人,刚加入行业,要每个人相互认识,认识的方法是拿一张纸,相互交换,把自己的名字电话号码写在上面 ,在换回来同时做自我介绍,“你好,我叫杨翠萍,来自四川德阳”对方也这样和你就是她自己,介绍完了,要握手。

    启动走完,又开始每天出去拜访,就这样杨翠萍每天都没有空,忙的团团转,老丁都把时间给她安排的满满的,刚开始这些人都是老丁给她定的,因为每天每个人都有几班工作,所以要提前打电话定好时间,几号几点钟,去拜访谁,如果不提前预约好时间,别人还有别的人拜访,每个人都只能接见一个人的工作,因为有时候有新人工作,也就是有朋友带新人来了解这个生意,因为很多人刚开始了解都认为这是传销,不认可,每个人邀一个人来不容易,担心给人家吓跑了,所以不能和新人工作起冲突,要避开。

    还有就是人太多了目标太大,怕被便衣警察发现被调控了。

    这个生意是暗中操作,正面打击,侧面扶持的,国家没有公开这个生意,并且这么好的生意全国老百姓都知道了,全都来做了,那这里就会人满为患,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国家在住宏观调控,故意把这个生意说成是传销,人很多人不敢来南宁,因为这个生意不能发展过快,如果发展太快了就会失去平衡,也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混乱。

    还有这个生意不能让当地老百姓知道,如果当地老百姓知道,这些人在这里做这么好的生意,会给这些外地人带来灾难,所以行业规定要低调从事。

    这里经常有警察会来调控给本地人看,故意把这些外地人抓走,宣传给老百姓说,这些人是在做传销,我们政府是在抓的,你们本地人不要跟外地人混在一起等等……还拍成视频,在电视上报道,某某小区又抓了多少传销人员,被判刑多少年等等……

    到了晚上又把这些人放回来,这些都是迷惑本地人和一些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的。

    后来杨翠萍就自己打电话去定工作,每天早上七点至八点钟是打拜访电话时间,过了八点就不能在打电话了,每个加入的成员都要申请行业号码,号码是一个集团网,没有月租,打和接行业电话都不收取任何费用,每个行业号码段都是联通公司的号码,就仙湖从事这个行业就有几万人,不管你给行业的任何人打电话都不收任何费用,如果打行业外的电话,长途是一毛钱一分钟,打本地号码(行业外)是二毛五一分钟。

    每个人出去拜访,要签名,签电话号码时,不能签前面的号码,只能签后面的号码,这些签名,晚上回去要用本子从新写下来,以后还要打电话拜访,时间长了怕忘记了。

    签号码只要看号码段就知道前面是155还是156的,这样就是本子或是签名单掉了,别人捡去也不知道前面是多少号码,所以也就不会泄露行业人员的秘密。

    就是警察看见了,也无从查起。

    杨翠萍每天拜访学习,积极性很高,而且每个月杨翠萍都亲眼看见有人上总的,特别是杨翠萍加入的这个家庭,上总的人多也快。

    上总了的人要搬去市里住,不能和这些人员住在一起,说她们老总学习的东西不一样。

    上了总要给下面这些人发红包,安房子发,一套房子一个一百块钱的红包,这些钱拿来买菜或是生活用品,一套房子里没有规定住多少人,有些是一家人住,有些是几个人住在一起的,杨翠萍和老丁和老丁的女儿,还有陈强住一起的,有时候有新人来,杨翠萍就要调出去住,等新人了解完了生意,新人走了在搬回来住。

    刚开始把杨翠萍调出去住,杨翠萍很不习惯,但行业是有规定的,要互相帮助,等你要新人来时,别人也要调出去,还要找配合人帮你配合,大家帮忙才能留下新人,如果你一个人,没有人帮你是留不下人的,所以每套房子里也就住三四个人,也有住六七个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