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四面楚歌了吗?-第2/3页





    很快,他的内心又燃起了希望。

    因为,李傕和郭汜联合向李轨开战了。

    这两个乱臣贼子,皇帝当然对他们恨之入骨,但现在他们是对李轨开火,两伙毒物大打出手,这怎么说也是一件好事嘛。

    若他们打个两败俱伤……

    皇帝忍不住嘿地一声笑了出来。

    躺在他身边熟睡的董贵人吓的一激灵。

    “刘郎,你……”

    “没什么,没什么,爱妃,朕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所以就笑了,吓着你了吧。”

    “没有,天不早了,陛下还是早些安歇,明早还要上朝呢。”

    “早朝,哼。不上也罢。”

    皇帝忽然变得烦闷起来,这都是自己言语不慎招惹的,董贵人吓了一跳,赶紧爬起来跪在床头谢罪。

    “哎呀,你这又是做什么,起来,起来,留神伤风。”

    刘协把自己的女人紧紧搂在怀里,十三岁的少女瘦骨嶙峋,要什么没什么,比起那些千娇百媚的宫人差的实在太远了,但刘协却依然视她为宝。

    他的父亲死了,母亲死了,亲人们远离他。

    这冰冷的深宫里,她是他唯一的亲人。

    “朕明日早朝就敕封你父亲侯爵,朕连名号都想好了,叫宁安侯,你以为如何?”

    董贵人闻言大吃了一惊,连忙起身下床,跪拜道:“请陛下三思。”

    刘协愕了一下,这次没有急着把爱妃拽回被窝,他心里有些不快,他要重用董承,给他加官进爵,为什么那么多人反对呢,他们不懂朕的心,难道自己的爱妃也不懂吗?

    “李贼凶顽,陛下千万隐忍,等河东之战有个眉目,陛下再行封赏不迟,否则一旦惹恼了那贼,只恐陛下凶多吉少。”

    刘协很不爱听这话,但理智告诉他,董贵人说的没错,事实就是这样,李轨正跟李傕郭汜在河东火并,这个时候封赏董承的确有些不妥,万一他战事失利迁怒于董承,那岂不将自己的整盘计划都搅乱了?

    “你快起来,快进来,到朕的怀抱中来。”

    贵人浑身冰冷,瑟瑟发抖,刘协的心里生出两分怜爱一分自责,他恨李轨,但有什么理由迁怒于自己的女人呢,就是因为她软弱可欺吗。

    唉,自己堂堂一国之君,吃瘪后只能在自己的女人身上找点存在感。

    真是可悲啊。

    ……

    河东战事并不顺利,李傕、郭汜的凉州军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当然这不是全部原因,李轨之所以初战不利,处处被动,是因为袁绍在背后搞了一系列的小动作。

    就在李轨劫持皇帝,闹着做大汉的丞相时,袁绍在河北也迅速崛起,不仅据有冀州半壁,还侵吞了青州和兖州大部。

    有了实力之后,袁绍的野心也随之膨胀。他在魏郡的邺县大兴土木,营造豪华的宫观,名义上说是为皇帝准备行宫,但工程竣工后他自己却住了进去,不仅如此,他每攻占一地都要把地方的富人连家带口的迁往邺县,很显然是把这地方当做首都来经营。

    邺县向南不远处就是河内郡的汤阴县,袁绍认为这样的行政区划对他很不利,容易使邺县受到攻击,所以提出用东郡的延津、燕县换取河内郡的汤阴、朝歌两县。

    这个买卖并不公平,因为延津县虽然属于东郡,但早在王匡时代就归河内所有了,拿一个本来就属于你的东西做筹码换取你的另一件东西,也不知道袁绍是怎么想的。

    李轨拒绝了他。

    这一来就算彻底把这个人得罪了。

    袁绍不仅公开不承认李轨这个丞相,还公然陈兵边境予以威胁。

    过去,李轨没有跟他计较,因为袁绍虽然兵强马壮,但李轨也不是软柿子,何况袁绍的北面是公孙瓒,那是李轨的盟友,袁绍自己也要掂量掂量同时跟李轨公孙瓒开战的后果。你在边境陈兵,我就当你搞武装示威好咯。

    但现在情况又有所不同,李轨被李傕和郭汜牵制在河东,他的盟友公孙瓒却在跟老对头张纯死磕,袁绍的武装示威变成了现实威胁。

    但李轨仍然拒绝了袁绍提出的换地要求,地丢了可以再拿回来,纵然你占领一百年我也要拿回来,去你妈的国际公约,只要老子拳头够硬,我就是公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