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寻声且问弹者谁-第2/3页



    .....

    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

    ......

    请上城来听我抚琴

    瑶琴能传神,司马懿在城下凝神听,听得琴声不乱,再看那诸葛孔明危坐正襟,于是乎惊走了司马大军。

    能把情绪安定到让琴声传给别人心神中,古往今来也就是诸葛孔明了。但是能把心情愉悦或者悲伤的情绪注入到乐器中,确实有不少人能做得到,有时候也并非刻意能注入,只是随着情绪的波动而影响到别人。

    现在良乡驿馆中便是被低沉而粗狂的马头琴演奏的悲伤乐曲充满着。杨喜和路振被这音乐所感染,喝的酩酊大醉,时而哭时而笑。

    路振高声大叫: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杨喜则跟着路振一起大喊,路振喊一句,杨喜就跟着喊一句。

    萧元佐本来被这韩清伤感情绪所奏的曲子弄得亦是阵阵凄凉阵阵悲,正在劝馆里的宋人,闻听得杨喜那破锣嗓子嗷嗷的喊,不禁面色一变。

    辽人一直仰慕中原文化,诗词歌赋亦是颇有研究,后来的辽国皇帝甚至自己能按照宋朝的词牌名进行填词创作。由于辽人十分看重每次的宋国遣使,所以派出的接伴使对于中原文化诗词歌赋亦是十分精通。

    这萧元佐一听路振和杨喜在狂喊着唐代骆冰王的《从军行》诗句,便立刻变了脸色,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这是在大辽的土地上还敢念念不忘收复你们的所谓幽云十六州?置我等人于何地?正待要翻脸发作,外面有人禀报,便欲先处理了外面的事儿回来再找路振等人要求其道歉噤声!

    待萧元佐走到驿馆外面,便看见外面一直马队,大约四五十人的样子,最前面的乃是一名少女,后面跟着两个侍女,再后面皆是武士。

    “月茹,你怎么了来?萧夫人不是和你在一起吗?”萧元佐急忙行礼道。

    “我娘亲路过析津府时候转道去中京办事,自己想在这周围游玩,被这奇怪琴声所吸引,特前来看看。这琴声好独特,萧大使是否您安排的人为这南朝大使演奏的?”月茹问道。

    “这琴声确实比较独特,我也是头一次见这种琴。操琴者乃是南朝人,年龄和你差不多大。”

    “哦?南朝这次居然派和我这般年龄大的人来我大辽国?哈哈哈,真好玩。萧统领,我能见见这个南朝人吗?”

    “嗯....”萧元佐有点犹豫,倒不是考虑安全的问题,毕竟这是在大辽国境内,而且周围都是精兵护卫,他犹豫的是馆内的人都被这少年弄得魔怔了,路大使喝多了现在疯言乱语,那杨副使更是站在桌子上高声叫唤。

    “萧统领,我只是看看这操琴者是个什么样的人,看看什么样的琴而已。”

    “好吧,请随我来。”

    “萧统领,这马车好生奇特,也是这南朝人所乘而来吗?”

    “是的,这马车乃是精钢所制车架,也是那操琴者所制,不知那少年所用何法,乘上此车十分平稳,遇到崎岖之路也不会觉得颠簸。”

    月茹围着车子走了一圈,东摸摸细看看之后就跟着萧元佐进了驿馆。

    韩清晕晕乎乎的低着头在拉琴,就看见一双棕色漂亮的小皮靴站在自己跟前。他也没抬头,以为是侍女,这几天各个驿馆里的侍女见过不少,都是金脸蛋子,看的十分怪异。所以他只是自顾自的继续拉着琴。

    “韩医证,这位是萧月茹小娘子,被你的琴声所吸引,特前来一观。”萧元佐旁边趁着韩清的停顿作了介绍,并没有介绍月茹身份。

    韩清顺着鹿皮靴子往上抬起头慢慢看,一件天蓝色的撒花银裉马甲袄,马甲的两侧柔软的狐狸毛。

    再往上面看,眉不描而黛,肤无需敷粉便如白玉,唇绛一抿,嫣如丹果。身材高桃,体态轻盈,双目犹似一泓清水。这少女容貌秀丽之极,当真如明珠生晕。

    韩清暗自赞叹了一声,看到少女如水般的双目忽闪忽闪的看着自己,便冲少女点点头,继续拉动琴弦。

    听路老头儿说过,这契丹总共就两个姓氏:一个是耶律,另一个是萧姓。所以听到这姑娘姓萧,也没什么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