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民国旧影(16)三合一-第5/7页





    “放空仓”、“加五制”、“籽利”、“过目利”、“照价”都是时下高利贷的形式。加五制的利率是一年加十分之五,还不起就滚算,就是大家说的堆利滚算。“照价”就更残酷,照价即照涨不照跌,三月照价五月归还,五月不还再照价。比如说,一地主上年借给农民二石五斗芝麻,当即折成五石苞谷,第二年夏收苞谷价高,食盐价低,又按苞谷折成六百斤盐,同年秋盐价低,苞谷价高涨,又把盐折成二十四石苞谷,一年利息是债本的四倍。时下流行着的“一年成”和“一年光”的俗语,就是说的这个照价的高利贷。因为这个高利贷,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

    林雨槐哼笑一声:“我说驴粪,这些年你干的那些脏事还少了。收敛着点吧,别真生个儿子没屁眼。”

    吕奋脸上的恼色一闪而过,尴尬的笑了笑,对着四爷一拱手就利索的走了。

    林雨槐这次啊跟四爷和林雨桐道:“这王八蛋心黑着呢。在咱们这一带放的利都是跟斗利。这玩意谁招架的住?”

    跟斗利,就是还的时候要翻一番。

    “一年翻一番?”林雨桐问道。

    林雨槐摇摇头:“得看你借多少,借的少了,他一个月翻一番。”

    也就是说这个月借一块钱,还的时候要还两块。要是还不上,第三个月就是四块,第四个月就是八块,以此类推。

    这也太狠了!

    “年初的时候,就逼死了一家。”林雨槐朝外一指,“胡同口老赵家,男人病了借了三块,结果半年时间就成了一笔天大的数字。这玩意逼着人家媳妇去窑子里赚钱抵债,还要卖人家的闺女儿子。那媳妇当天答应了,结果去药店买了一包耗子药,给男人孩子喂了,她自己撞死在驴粪家门口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警察局去了两个人看了看,这事就这里了了。回头驴粪屁事没有。一年一年的,钱也没少挣。”

    杨子从槐子身后闪出来,问四爷道:“这就是白先生说的剥削?”

    白先生,是说白坤。

    四爷点点头,如果这都不算剥削,什么才算是剥削。不是工党善于煽动人心,要不是他们的理念引起了共鸣,谁说什么也没用。没受其害,不知其苦啊!

    如今,这林家的学堂,俨然成了白坤的一个宣传阵地。像杨子这样的孩子,心里恨明显的就有些倾向。

    林雨槐笑了笑,拍了拍杨子,“给阿玛的饺子送过去了?”

    杨子点点头:“送去了。那边的日子也挺好的,我去的时候,瞧见刘婶子正包饺子呢,还是羊肉馅的。”只是看见他进来了,赶紧用盖子盖上了。

    林雨槐对四爷和林雨桐道:“你们也赶紧回去吧。外面怪冷的。这看着,又像是要下雪了。”

    别看两家挨着呢,大年三十也是各过各的。老规矩不能坏了。林家是林家,尹家是尹家。后世那些女婿在丈母娘家过年的事,绝对不会有。

    林雨桐回屋,这才将早就包好的饺子,还有切好的肉,做好的菜都分了一份,叫四爷给白坤和白元叔侄送去了。

    等到了晚上,天上飘起雪了。各家各户都在家里过年。只是鲜少听见鞭炮声。偶尔传来的,好似离这里远的很。如今这过年,有顿饺子就算是把年过了。好些人家都是没有年夜饭这一说的。留点好的,还要等大年初一吃呢。

    林雨桐倒是不是委屈自己和四爷,最近老是闻卤肉味了,腻味的很。她给自家只包了韭菜馅和酸菜馅的。

    两人相对坐着,偶尔抿一口小酒。屋里炉火旺盛,炕上暖意融融。

    “这么过日子,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寂寞了。”四爷喝了两口酒,心绪有点发飘,“你说要是有孩子多好,这会子屋里该多热闹。”

    人过日子,就是过的希望。要是没有了为孩子奔忙的心,人也看不到指望了。

    林雨桐看看自己的肚子:“要孩子?这世道,我真是胆战心惊。”

    “我也就是随口说说。”四爷摆摆手,“有没有孩子的,也没什么要紧。”

    林雨桐掐着手指算,这要是等和平了再要孩子,那时候,自己和四爷也才三十多岁,也不算晚了。完全来得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