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高炉-第3/3页
到了宋代,高炉炼铁技术以及相应配套的耐火砖、鼓风、铸造等等技术都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备。但仍有多方面因素限制整个社会进入全面的铁器时代:低劣的铁矿石品质导致的熔炼成本高企、人挖斧凿的低下的开采矿山的效率和历朝历代盐铁专利的制度限制等等。导致直至宋代还有很多农户在耕地时使用石制工具。而来自后世的贾旭当然清楚,如果能够获得相对廉价的铁,让它们进入千家万户的生活,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怎样的翻天巨变。
他要做的,就是依托石碌铁矿这座神州罕有的富铁矿和自己超脱时代千年的认知,打破这层层禁锢。
金鸿超手中拿着贾旭给的图纸,心里表示自己好像很熟悉,但是又一点也不懂。他自己就是铁匠出身,高炉不是没见过,那简直再熟悉不过了。贾旭图纸上的诸多细节和变动,虽然与他以往印象中的高炉不太一样,但经过贾旭的详细解释,也能明白属实是解决旧式高炉很多痼疾的良方善法,此炉若能建成,怕是太上老君也要惊叹不已。(古时铁匠奉太上老君为打铁的祖师爷)唯一让他理解不了的,就是这个高炉,实在是太大了。
“这……按大人所绘,此炉是要有五六丈高?”金鸿超用无法置信的眼神望着贾旭。
“这上面不是有尺寸么,六丈七尺五寸。”贾旭毫不在意,反问他道:“怎么,怕了?”
金鸿超无暇顾及贾旭的嘲讽,而是眨了眨睁大的双眼,又问道:“那这一炉子得炼多少铁啊?”
贾旭看他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说道:“铁这种好东西,谁嫌多呢?这才是第一座,我计划里,我们要在这里建十几座这样的高炉呢。”
金鸿超犹自有些不敢相信:“可是我们有这么多的铁可炼么?”
“我前些日子不是在南边发现一个大铁矿么。”贾旭有些不耐的说:“你到底行不行,你要是看个图纸就吓得不敢建了,要不我换人?”
“行!行!我行!”金鸿超猛地前扑,将图纸按在自己怀里,生怕贾旭真的换了人,还边叹边说道:“我的乖乖,我家祖祖辈辈守着不到一丈的高炉打了十几代的铁,今天才知道以前那个‘高’字有多么可笑。这个炉我必须建,也必须我建!光宗耀祖的机会就在眼前,我怎么可能让给别人?等这个炉子建成了,我要给祖宗好好烧几柱高香,让他们看看,我金氏后人也有出息了!”说着说着眼中竟似含了泪。
金鸿超就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高炉的建造工作中,从炉底的平整开始,逐渐向上营建炉缸、炉腹、炉腰、炉身、炉喉,期间遇见了无数的问题,但是在贾旭这种后世精英级别的冶金工程建设专家的指点下,各种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而金鸿超本就是心思极其精巧之人,不然也不会发明出突火枪这种改变世界之物,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作为贾旭后世技术思维与当世具体操作方法之间的沟通转换桥梁,他对于炼铁技术本身和工程筹备组织方方面面的理解,都有了质的飞跃。
到后期,他甚至时不时地也会提出一些建议,让贾旭也觉得颇有收获。
预先准备了大量材料,又集全城之力参与营建,这座被金鸿超及参与建设的所有人都称之为奇迹的炼铁高炉,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在十一月中旬完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