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27章-第3/4页





    柳氏又是好一通掰扯,孙捕头与她理论不通,跟着她走了半里路,找着村里一个识字的老童生,等那老爷子眯着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念了两遍,柳氏心里安稳了,这才往状纸摁了手印,欢欢喜喜得了那三吊钱。

    临走前,孙捕头已坐上了马车,心思微转,又探出头来低声问了最后一句:“冯秦氏怀头一胎那时候,你有没有印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象?”

    他这话问得糊里糊涂,别人是听不明白的,柳氏却一下子福至心灵了,犹豫一会儿,咬牙道:“差爷既赏我这三吊钱,我跟你说点别人不知道的。”

    “当初冯家老二这门亲事有些古怪,这桩亲事本是在秦氏十五那年就定下了。秦家也不是本地人,以前不知道哪儿遭了灾逃过来的,媒婆一说和,就把亲事定下了。两家都穷得要命,也算是门当户对。彩礼钱都给了,秦氏却一直没嫁进来,硬是拖了一年,冯家老娘还跟我絮叨过两回,说秦家有个儿子出息了,就看不出她儿了,这门亲事怕是要黄。”

    “可到了第二年春,秦家不知怎么想开了,一下子就把闺女送了来,利利索索办了亲事。秦氏是三月初过门的,六月初肚子就显怀了。”

    死者为大,柳氏又胆小忌讳,含糊其词:“三个月就显怀的也不是没有,就是早了点,秦氏人并不瘦,村里像她那身段的,一般是四个多月才显怀。”

    说完最后一句,柳氏啪得关上了院门,跟躲灾星似的,在院子里扬声道:“差爷您随便听一耳朵,我可什么都没说啊。”

    孙捕头心里有数,此时案子脉络已经理得差不多了,嫌疑渐渐从冯三恪身上脱出来,指向了别人。

    下午,他又去了趟秦氏的娘家,红鲤庄。去时穿了一身常服,谁也没有带,连赶车的虞府护卫都被他留在了村外边,说是为了避嫌。

    再回村口时已是傍晚,他身上沾了酒气,却目光清醒,谁也不知道他这趟去了谁家,查着了什么。天上飘了一阵雪,虞府护卫小心赶着车,送着人回了府里。

    孙捕头一路行至饭堂,坐下提起筷子扒了两口饭,在冯三恪和虞锦紧张兮兮的目光中放下了碗,开口就是便是一句:“放心罢,我已知凶手是谁了。”

    “谁?”

    虞锦脱口而出,被孙捕头凉飕飕瞟了一眼:“公差查案,案子内情能让你知晓?”

    “成成成,您说得都对。”虞锦悻悻摸了默鼻子,将满心的好奇憋回心底。

    她这个旁听者,远没有局中人心中震撼来得大,冯三恪仿佛做梦似的,声音轻飘:“查出凶手是谁了?就这么两日工夫?”

    孙捕头嘴里吃着饭,说话含糊不清:“这案子只是线索难理,要找凶手并不难。可惜你们这地方的县官昏聩,许多线索都略了过去,才导致你这冤案。回头我查查他这些年办的案子,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混账东西坐在这官位上。”

    虞锦虽喊他捕头捕头,却不知人家早在年初升成了海津府巡检,比陈塘县令还要大一品,骂他混账东西也使得。

    他后来的话冯三恪已经听不进去了,怔怔问:“这意思是,案子能重审了?”

    孙捕头瞧他也是可怜,十七岁,年纪轻轻的就遭逢大难,待他比昨日温和了些:“已经封档的案要重新审理,得等府衙批文,有了批文才能将涉案的人带上堂,现下我虽查到了凶手是谁,却不能直接抓人。今日是初九了,我与大人打个商量,看看年前大人封笔前能不能重审,要是行的话,这个月就能还你清白。”

    冯三恪下意识地回头看虞锦,眼中有恳求之色,待看到虞锦点头后,他撩袍跪下,给孙捕头磕了个头,又抬出当初那句“日后全凭恩人吩咐”的话来。

    “别跪我,治下百姓有难,也算是府衙失职,你起来。”孙捕头看着他,又字字叮嘱道:“万万记住,过堂前不可去柳家村,也不能去红鲤庄,不然谁也保不了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