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返乡,到家
第40章 返乡,到家
1961年,1月16日,周一。
陈峰踏上了返回老家芗城的路程。
依旧是硬邦邦的座位,陈峰捧着一本书正津津有味的看着。
这个年代的火车,那些软卧,卧铺可不是陈峰这样的身份能坐的,那都是级别达到一定高度的领导出差才能坐。
好在陈峰的体质非凡,就算是硬邦邦的座位,对他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对于陈峰来说,路途遥远并不是什么大事,最消耗时间的,也从来不是速度不快的火车。
而是,当陈峰到达下一个转车点的时候,没有火车班次,需要等,一直等到有班次了,才能继续前行。
八天之后。
没错,就是八天,比陈峰前往四九城时还多了一天。
没办法,实在不凑巧,陈峰在一次转车的时候,错过了一班车,只能在那边多等一天。
此时的陈峰,背上背着竹篓,竹篓里面放着一大袋白面,约莫一百斤的样子,口袋里装着十张大团结。
他的左手拎着便宜坊的烤鸭,右手则是拎着一大包衣物,都是冬天穿的棉衣。
那天上午,陈峰给一大妈看完病,嘱咐完易中海夫妻俩后,他就去供销社,百货大楼等地方进行了大采购。
他现在所携带的东西,除了白面以外,其他的都是那次购物的战利品。
沿着路走进上坂社,陈峰每遇到一个人就会停下来打声招呼,遇到的大部分人都是叔伯长辈,不打招呼的话,会被人说自己没教养。
所以,从村口到家的这段路程,陈峰走得格外艰难,磨磨蹭蹭了将近半小时,他才踏进了自家小院。
“呼~~”
陈峰长长的呼出一口气。
刚刚的经历比他下地干活还累。
“阿爸阿母,二哥,三姐,四哥。”
陈峰有些激动的喊道:“我回来了。”
哗啦啦!乒乓砰!
陈峰的话音一落,家里客厅就传来一阵杂乱的声音,紧接着,好几个人从客厅一涌而出。
陈峰一一看过去。
除了嫁出去的大姐,所有人都到了。
离家几个月,再次看到他们,陈峰难免真情流露。
他小跑着上前,很快就进了俩人的包围圈中。
听着家人们关心的话,陈峰心里无比温暖,鼻头一酸眼眶瞬间就红了。
这就是家人啊。
不管离家多远,总有人对你牵肠挂肚。
客厅里,一家人分位坐下。
陈父话不多,但眼睛却始终没有离开陈峰身上。
陈母异常关心,一直问着陈峰吃饭没有,生怕他饿着。
二哥同样话不多,但也会说上几句,他比较关注陈峰在四九城过得好不好。
三姐和四哥就比较好奇四九城是什么样的,企图让陈峰用语言描述出来。
“小峰,你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陈母打开了陈峰带回来的东西,特别是看到那足足一百斤的白面,她惊呼了一声,“呀,这白面多好啊,比镇上卖的精细多了。”
这些白面,陈峰是按照富强粉的标准低了一丢丢加工而来的,比市面上的白面要好,却略差了富强粉一筹。
“这是四九城那边买回来的,当然比镇上的好。”
陈峰微笑着解释道:“学校发的补贴里面,面粉票有很多,我一个人根本吃不完,正好攒下了一百斤的票,我想着家里正缺粮食,干脆全买了。”
空间里面物资丰富,但来源说不清,所以一次不能拿太多,拿东西出来的间隔也不能太短,不然的话,太容易引起怀疑了。
“你啊,就知道乱花钱。”
陈母没好气的白了眼陈峰,虽然脸上的表情是责备,但她的语气却充满了喜悦。
陈峰挨了骂,心里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反而乐呵呵的将烤鸭和棉衣拿了过来。
他将衣服取出来,一个一个分了,自然是又引来了陈母的一阵责怪。
不过,看她爱不释手的样子,陈峰很想说:母亲大人,你能不能把快咧到耳朵根的笑容收回去再来骂我?
最后拿出来的是便宜坊的烤鸭,正好今天是腊八,再加上烤鸭已经放了‘八天’了,陈峰打算今天就给它吃了。
本来陈母是不同意的,想留着到小年再吃,但一听陈峰说已经放了‘八天’了,再不吃要坏了,她就再不敢反对了。
陈母端着烤鸭要去切,陈峰制止了,他拿过烤鸭准备自己上。
陈家人从没有吃过烤鸭,不知道烤鸭的吃法,让陈母去弄,那烤鸭虽然不至于不能吃,但也不好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