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修文) 看到长宜正在庑廊下……-第2/3页



    郑大太太也算看出了徐太夫人的态度,这件事她一直隐瞒着,原以为不会被揪出来,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可如今纸包不住火了,婆母只是一味的强词夺理,人家徐家也不是泥捏的,若是真把女儿叫过来,那她的女儿还有何脸面她得护着她的姑娘啊。

    郑大太太站了起来,郑太夫人似乎是知道大儿媳接下来要说什么,怒气冲冲的指着郑大太太“你给我闭嘴”

    郑大太太还是头一回没有听郑太夫人的话,她绞着手,艰涩的说“太夫人,还请您见谅,原是我们郑家的不是,不该插手你们徐家的内事只是兰斋如今还在病中,吹不得冷风,您怜惜怜惜她体弱,就别让她过来了吧。”

    徐太夫人早就看出长宜的本意,刚才听她没把话说得太透,是给两家人都留了体面。这最后一层窗户纸是不能捅破的。

    既然把话说到了这里,长宜年纪轻脸皮薄就不好继续待下去。徐太夫人叫了守在外面的崔嬷嬷进来,让她带着长宜去稍间喝莲子汤。

    长宜知道徐太夫人的意思,跟着崔嬷嬷出去了。

    莲子汤里放的冰糖太多,喝起来有些腻,长宜喝了半碗就放下了。

    过了一会碧玉来回,说郑太夫人带着郑大太太和郑二太太去了留榭院“四太太,太夫人让您进东次间说话。”

    徐太夫人靠在引枕上,面露倦容,看到长宜过来让她挨着她坐下,端了福橘给她吃。手里面拨着佛珠,过了一会才道“你跟娘说句实话,老四是不是真的找人弹劾了老三”

    她还是不敢置信。

    长宜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徐大爷和徐二爷都知道此事,但谁都没给太夫人说,就是不想让她因此太过伤心,毕竟都是亲生的儿子,做母亲的肯定很难过兄弟之间不和。

    谁料郑家的人却跑到了跟前来说

    长宜只能说“三爷在大理寺徇私枉法贪墨了不少,四爷劝过他几次,不过三爷都不肯听,四爷也是无奈之举。”

    徐太夫人听完重重的叹了一口,老三和老四打小感情就不好,哪成想走到了这一步。

    手心手背都是肉,长宜很能理解徐太夫人的心情,安慰道“三爷贪墨的银子都补上了,不会有什么事,最多也就是被罢官。”

    长宜想起那日徐三爷在雪地里说的话来,罢官对徐三爷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事吧,所以才会这么恨徐衍。

    徐太夫人点点头说“我知道老四行事是有分寸的。”她握了握长宜的手,“你还有身孕,不必操这些心,回去歇息吧。”

    长宜服侍徐太夫人睡下才回了随安堂。

    下午黄夫人和石夫人结伴过来串门,长宜陪着打了几圈马吊,她心思不在上面,输了十几两银子,便把位置让了出来。她让小丫头在门口候着,等徐衍一回来就禀报给她。

    掌灯时分,小丫头才过来回话,说徐太夫人把四老爷叫去了清心堂。长宜有些担心,从炕上下来,披了斗篷也去了那里。

    因是过年,庑廊下挂着各式各样的彩灯,正房台阶前面摆着两架绰灯,东次间里亮起了灯烛,橘黄色的烛光从贴了明瓦的木格花窗透出来。

    门口有小丫头守着,看到长宜过来行了一礼“四太太。”

    长宜点了点头,让她们不必去屋子里回禀,她就站在庑廊下等着。黑漆漆的夜空上挂着一轮明月,还不到十五,月亮也不是圆的。

    隔扇紧闭着,长宜听不到里面的说话声。

    徐衍在外面饮了酒,徐太夫人让人煮了醒酒汤让他喝,看着他喝完才开口说“老三和郑氏有私情,你那时怎么不跟母亲说一声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