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徐衍心中一动。
    
    周氏看到长宜身上穿着石绿色纻丝通袖袄,圆髻上插着凤簪,上面镶嵌的红宝石足有鸽子蛋大小,暗想三房真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如今她竟要腆着脸求到傅长宜的身上,这是搁在以往她从未想到过的。
    “你如今得嫁高门,二伯母真是打心眼里替你高兴。”说到这里顿了顿,艰难的道“以往二伯母对你多有严厉的地方,还请你不要见怪。”
    她自视清高,傅家三个房头中,傅二爷的仕途是最好的,她生的哥儿读书也好,总是以为二房高出大房和三房一头。如此让她拉下脸来求一个晚辈,还得把姿态放低。
    周氏说完脸面已经通红了,种种滋味在心中翻涌,着实不好受。
    长宜也不想太为难了周氏,何况周氏虽不如大伯母盛氏待她那样亲近,但也从未真对她哪里不好,不过是气不过傅长窈没能嫁入徐家,她倒因此嫁给了徐衍罢了。
    长宜微微笑着道“二伯母说的是哪里话,当年母亲重病,都是二伯母亲自来保定探望,母亲常说二伯母为人厚道,让我多亲近亲近您呢。”
    周氏觉得长宜对她还算有几分客气,心里舒缓了些,脸上的笑却还是不那么自然,叹了一声道“你母亲是位好人,就是早早去了。”
    想到母亲,长宜的脸色就有些黯然,但周氏今日过来,且不单单是来叙旧的,她偷偷觑了长宜一眼,到底还是把话说了出来“长宜啊,你二伯父调任的事你可听说了”
    长宜早就知道周氏的意图,前儿傅老夫人也已经把话跟她说的明白了,她也不好装糊涂,点头道“祖母和我说了些,听说二伯父升任了知州,我今儿一早还想着备份贺礼送过去的。”
    周氏却唉了一声,叹道“升任了知州是不错,就是外任的地方远在千里之外,你伯父他左膝时常疼痛难忍,大夫说是附骨痈,听说汀洲那里气候湿热,只怕会加重了他的病情。”
    她说到这里看了一眼长宜“你伯父的意思是他也想外任,就是地方远了些,这事还得劳徐四爷多帮衬着,听说吏部考功清吏司的曹郎中和徐四爷是同科进士。”
    周氏过来,定然是做了一番准备的。长宜神色如常,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慢慢放下道“这事祖母也跟我提过,四爷说曹郎中为人刚直,最是不屑于此行径的,只怕在他那里行不通。”
    周氏听长宜这样说,心中一凉,但求人就是这样,无论别人说什么,都得笑脸应承。她心中再不快,脸上也得陪着笑。
    “那还有没有别的法子”周氏试探地问。
    长宜捏着帕子掖了掖嘴角,抬头见香炉里的百合宫香燃尽了,说了一上午的话,她都有些饿了,下午她还要看账册,可没那么多时间陪周氏说这些。“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懂这些,这事我再问问四爷,看还有什么法子,二伯母您觉得如何”
    周氏也不好再说什么,笑着僵硬的点了点头,最终还是没有留在猗园用饭,匆匆回了傅府。
    回到院子里,周氏砸了一套青瓷茶具,傅长窈听说周氏动了怒,过来相劝,周氏看到女儿不由的想,若是她的窈姐儿嫁到徐家,怎会让三房踩到他们二房的头上。
    傅长窈见母亲这样,就道“母亲也不必发愁,霍夫人不是答应一定会帮忙的吗,用不着去求她傅长宜。”
    周氏觉得女儿的想法太简单,霍夫人明面上是答应了,可调任的名单已经呈到了皇上那里,如今能改变皇上心意的恐怕就只有那些内阁的大学士了。
    周氏想到这里就有些无力,若是傅二爷外任,她定然是要一起跟着去的。汀洲离京城上千里远,在路上赶路就要两三个月,等明年开春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