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我想请母亲替我到傅家提亲……
    
    二日一早,徐太夫人听说四子昨晚回了府上住,吩咐小丫头去随安堂传话,让徐衍陪她用个早饭。
    徐太夫人年纪大了,一向吃的清淡,红木圆桌上摆着四五样糕饼,都是用一色天青釉陶瓷碟子盛着,红稻米熬成的粥,配着酱瓜、腌菜心两道咸菜。
    徐衍今日休沐,随意的穿了一件青色湖绸道袍,母子二人围着饭桌坐下,碧玉捧了一碗燕窝小心放在桌子上,徐太夫人舀着吃了小半碗,拿着帕子掖了掖嘴角,笑盈盈地看向坐在一旁的四子。
    “你难得陪我用一次早饭。”徐太夫人抬头看了一眼外面道“今儿的太阳倒是好,前些日子阴雨连绵的,屋子里都暗沉沉的。”
    徐衍正好有事和徐太夫人说,笑道“那一会我陪母亲在院子里走走吧。”
    徐太夫人有些受宠若惊“你今儿倒是不忙了”
    以往徐衍在家时,也是常常忙于应酬,母子二人连说上几句贴心的话都困难。
    徐衍放下筷子道“母亲常埋怨儿子不在家,怎么儿子说要陪您,您又不乐意了。”
    徐太夫人笑着嗔了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四子向来狡猾的很,问他什么事都能轻轻松松推到别人身上去。自个生养的儿子,还能怎样,只能受着呗。
    不过徐太夫人听说四子要陪她散步,还是十分高兴的,让碧玉去给三位太太传话,让她们今日不必过来请安了。
    崔嬷嬷见他们饭毕,朝站在月洞窗外的婆子使了个眼色,没过一会进来四五个服侍的丫头,徐衍漱了口,陪着徐太夫人在罗汉床上喝了会茶水。
    徐太夫人道“你二嫂说,让珵哥儿过些日子去国子监读书,你觉得如何”
    前不久秋闱徐珵也中了举人,他不过十八岁,和当年徐衍中举的时候年岁不相上下,又是徐家的长孙,徐太夫人很是看重,次子不在身边,她有些事只能和四子商量。
    徐二爷乃二品大员,虽是外放,但也可荫恩子孙进入国子监,当年徐珵从徐家的学堂出来,却去了府学读书,也是不想太张扬,到今日读了也有几年了,叫徐衍说其实不必挪动的好。
    不过二太太既这样说了,想必是深思熟虑的,他也不愿意掺和一脚,说道“这件事二嫂定然是和二哥商量过的,母亲就不必操心了。”
    槅扇开着,院子里种了一棵白玉兰树,这会子已是深秋,树上的叶子都快落光了,倒是廊下摆着簇簇拥拥的各色菊花,重阳节就快要到了。
    徐衍道“母亲许久没有出门,重阳节那日我正好休沐,陪母亲去石径山登高望远,那里有一处金阁寺,寺院里的斋饭很好吃。”
    徐太夫人眼睛一亮,却又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正在喝茶的四子“莫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你今日这般哄我开心,又是散步,又是登高望远,可是有什么事要求到我身上来”
    徐衍笑着放下茶盏“儿子做什么都瞒不过母亲的眼睛。”
    “你少说恭维话。”徐太夫人佯怒瞪了四子一眼“我就知道你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到底是什么事”
    徐衍这才收敛了脸上的笑意,坐正了身子道“我想请母亲替我到傅家提亲。”
    徐太夫人手上正在拨着佛珠,闻言愣了片刻,佛珠也不拨了,随手放在了炕几上,端起茶水喝了两口,连端着茶盏的手都是颤抖的,她望着儿子沉默良久,方开口道“你打定主意了,傅家的哪位姑娘”
    她一直以来都盼着四子娶妻,可乍一听到却有些懵了,心都跳到了嗓子眼,好半天才抑制住激动的心情。以傅家的家世是单薄了些,不过四子这么多年没有娶妻,她也不奢求什么了,但傅家那几位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