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东汉-第2/5页





    夏卓不由摇了摇头:“为兄常言,主脉的处世策略太过消极避世。否则的话,以主脉的底蕴,现如今哪里会轮到什么袁氏、杨氏掌朝政?”



    言语间,夏卓还有些怨气。



    这也怪不得夏卓。



    豢龙夏氏问喜主脉底蕴很深,强者众多。但其处世原则,却并不积极。虽不说隐世,但也几乎不插手政治。不像杨氏、袁氏这样仅仅只有数百年底蕴的世家,却能掌握朝中很大一部分话语权,  这不能不让夏卓郁闷。



    如果豢龙氏早早就插足帝朝军政,现如今他夏卓还不平步青云?



    哪里会像现在,还要装病、还要搞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动作?



    “主永觉悟太晚,这时候才向军中、官府塞人。”夏卓摇头道;”若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培养军政人才,现在情况会好太多”



    “主脉有主脉的打算。”夏旻却不能苟同:“兄长,主脉能延续数千年而不倒,绝不会像兄长所言这般无能。”



    夏卓沉默。



    良久,才缓缓开口:“我让你打听的另一件事,有眉目了吗?”



    夏旻神色沉了下来:“名士刘陶向天子谏言,言及冀州人张角妖言惑众,是天下大患,又道张角与阉贼内外合谋,要颠覆帝朝,以此弹劾阉贼。然则,”



    “然则天子不信对否?”夏卓嘿嘿笑了起来:“天子这日子也不好过呀,朝中大权为世家把控,天子欲要掌权,就不得不依赖阉贼。阉贼如今势大,帝朝十三州多有阉党,牵发而动全身。再者,没了阉贼,天子就没了刀子,如何与朝中大臣斗呢?”



    夏旻无语,沉默片刻,又道:“天子将刘陶下狱,后刘陶死于狱中。”



    “这就是佐证啊。”夏卓一边笑一  边摇头:  “忠正之士皆死,朝中尽是些居心不良、争权夺利、蝇营狗苟之辈,如此,帝朝不衰颓,天下不动荡才怪!



    “以刘陶的思想境界,我不信他感受不到揭发此事的后果,以他的武道境界,提前逃出雒阳也不是不能,但.”夏旻一  脸遗憾。



    ”但为何不逃?  "夏卓嘿嘿一笑:“这是真君子!君子甘愿赴死,其行可闵,其志可嘉!



    夏旻叹息一声,道:“刘陶死后,冀州张角似乎收敛了一些。我遣人专  程前往冀州打探,往日里到处施符水治病救人的张角,却似乎人间蒸发了一般。太平道的道人,也很少见到了。’



    “风雨前的片刻宁静罢了。”



    夏卓眼睛微微眯了起来:“刘陶此人绝对不会乱说话,张角勾连内侍谋反,想必是真。看来,变革之日,就在眼前呐”



    他站起身来,来回走了几步,道:“传出消息,就说我伤势渐复,最多半年,就能痊



    “对了,叔颖,你将我这几封奏表递入雒阳.”说着,他从袖子里取出一叠奏表,递给了夏旻:“我须得尽快将稚然他们安排妥当!”



    “弟这就去办。



    问喜,稷山亭,伏龙村。



    驿站的驿丁到了夏羿家门前,将夏羿的书信交给了老管家夏福。



    夏福笑眯眯的,拿着书帛,快步走进院子。



    “老爷,少爷的信件终于到了。”



    书房里,夏呈放下竹简,急忙接过信件,翻开一看,  不由哈哈大笑:“我儿出息了,真的出息了!



    然后把书帛递给夏福,夏福一看,也眉开眼笑。



    “少爷才从军不到一年,竟然就做了军司马!  "夏福一脸的惊讶和高兴:“老爷,少爷才十七啊!以后一定会封侯拜相,光耀门楣!”



    “封候拜相光耀门楣我倒是无所谓。”夏呈摆了摆手:“我豢龙氏并不差这点荣誉。不过我儿有出息了,我这当父亲的,怎能不高兴?  !”



    夏羿的上封书帛,还是在年前时候。距这封书帛,已有数月。那时候,夏羿还只是个军候,也未曾斩将,也未曾升官。



    而后大军撤退,两日斩杀两员六品蛮将,后又升迁为军司马,然后练兵不久,接着就全军撤往凉州。



    这其间忙的出奇,他几乎没有时间考虑其他。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