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血与泪(3)-第2/3页





    失去制空权的直接后果便是第六集团军的空中补给线受到了严重威胁,每天只有为数不多的运输飞碟能够降落到城内,但是送到的弹药和物资又远远不能满足被困德军的需要,眼看着物资储备越来越紧张,卡尔不得不下令严格控制弹药的使用,并且对食物实施配给制,企图在援军到来前能够多坚持一段时间。

    卡尔期盼的援军究竟在哪里?

    南方集团军群下属的第九集团军在执行向外高加索挺进的命令后,已经远离了顿河地区,第一集团军、十一集团军和三个党卫军师在布良斯克方向被俄军死死缠住,根本动弹不得。明希豪森手中只剩下一个第十七集团军,但是该集团军由于惧怕在向斯大林格勒增援时遭遇包围,因此攻击度异常缓慢,每天前进不过几公里,而且一旦遇到俄军反击就迅后撤,结果非但没有对围困第六集团军的俄军构成威胁,自己反倒损失不小,而第十七集团军的这种行为被俄军官兵轻蔑的称之为“一群穿着军装的兔子。”

    美国和加拿大这边的情况对于纳粹德国来说更加头疼,起义的烽火席卷了整个北美洲,就连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拿起了反抗的武器,而俄军自从在阿拉斯加登6后更是势如破竹,接二连三的击溃德军的反扑。安德雷西频繁的向柏林去请求增援的电报,但是每一封换来的都是舒伯特的怒斥——由于战线拉得太长,德军的兵力使用已经到了顶点,根本无力再向外提供增援兵力。

    越来越不利的战局让舒伯特忧心忡忡,但是他的应对措施却少得可怜,除了大雷霆就是祈祷上帝保佑,而这种情绪上的泄对于帮助改善战局的效果几乎为零,他不得不再次召开紧急作战会议,而这一次的地点居然选在了雅利安城。

    费迪南德第一个来到了艾德斯瓦尔宫,在会议室的走廊外面他遇到了格莱斯纳,后者一见到他便不安的摇起了头:“您的运气可真不好,元接到空军接二连三遭遇损失的报告后,差点把办公桌扔出了窗户。”

    “事情没有元想的那样糟糕,我的空军是受了些损失,但是只要再给我一点时间,我相信就可以夺回制空权。”费迪南德惶恐不安地说。

    “其实我倒是相信您说得没错,但是其他人会怎么想我就不知道了。”格莱斯纳耸着肩说。

    “看来上帝的份上,您应该想办法让元相信我。”费迪南德哀求道。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助您,不过我可以提前对您透露一个消息,为了镇压美国与加拿大的暴动,元打算从俄国战场抽调兵力,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格莱斯纳问。

    “我的天!”费迪南德吓了一跳:“俄国那边的局势更加危险,而且还有个第六集团军没有救出来,要是这个时候再从俄国抽调兵力,那岂不是要帮助俄国人消灭第六集团军吗?”

    “第六集团军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再说从俄国抽调兵力也只是暂时的,只要美国和加拿大的暴动被镇压下去,我们马上就能腾出手来对付俄国人。”格莱斯纳说。

    费迪南德犹豫了一下,小声问:“这是总参谋部的想法还是元的意思?”

    “我说得很清楚,是元打算从俄国抽调兵力,这个时候如果空军能够给出坚定的承诺,我相信元一定会改变对空军的看法。”格莱斯纳说。

    费迪南德陷入了思考,而卡尔此刻更是如同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来自南方集团军群的军令称眼下援军由于攻势受阻,恐怕短时间内无法与第六集团军汇合,因此德军大本营要求第六集团军必须就是否有能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长时间坚守给出肯定的答案,否则将无法妥善安排下一步的行动。

    对卡尔来说,他巴不得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但是他却不愿意请求大本营立即下达撤退的命令,因为这不仅将让他的颜面扫地,而且一旦背上了让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复仇失败的骂名,他这辈子恐怕也无法再翻身了。

    想来想去,卡尔找来弗里奇,把电文给了对方。弗里奇看完电文便猜出了卡尔的心思,但是他也不愿意背负提出撤退命令的骂名,更何况第六集团军眼下深陷重围,就算撤退也未必能突出包围圈,反倒不如留在包围圈里继续等待援军更为合适,于是他便在地图上用手画了一个圆圈:“阁下,如果在撤退过程中遭遇重大损失,那么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