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心碎无痕(56)-第2/3页





    负责担任向莫斯科方向实施牵制任务的是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是6军上将约尔德·克希兰德,下辖第五、十、十二、十三集团军和两个党卫军师,配置三个战术*旅,拥有坦克装甲车24oo辆,各型火炮6ooo门,负责为其提供空中掩护的是第六航空队,拥有各型飞碟11oo多架,但未配置空降部队,总兵力约为8o万人。

    德军的进攻力量虽然看似没有1941年庞大,甚至在兵员方面与俄军对比还处于劣势,但是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本国军队在武器装备和人员训练方面的优势将极大地抵消兵力上的劣势,而且上述列明的兵力并不包括仆从国的军队,如果算上的话,德军与俄军的兵力对比将大致保持在1:1.

    依照德军新版“巴巴罗萨”计划的构想,德军将在三个方向同时动进攻,但主攻方向放在南北两翼,双钳会师于莫斯科后方15o公里处。中路德军集群承担的任务是要保持持续不断的攻击,迫使俄军无法及时援助两翼的部队,从而保证主攻方向顺利完成任务。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德军的作战计划充分吸取了当年失败的教训,但是却忽略了俄军同样也在汲取卫国战争的经验,而卡西莫夫在意外获得“巴巴罗萨”计划后也迅进行了相应的改变。无论是黑海舰队的全军覆灭,还是邱特金的大胆冒进,以及俄军在塞瓦斯托波尔与敖德萨的苦战,都让德军最高统帅部相信自己的计划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

    原先在乌波边境苦苦支撑的邱特金集群如今正在德军的猛烈进攻下快后撤,其度甚至可以用溃不成军来形容,但是如果仔细研究战报,就会现被德军歼灭的部队很少,甚至连被俘的人数也不多。然而这种异常现象却并未引起德军最高统帅部的重视,许多德军高级将领都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俄军崩溃的度太快,很多士兵还被困在包围圈里,等到战役结束后才能显示出真正的战果。

    两国交战,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而纳粹德国在战争伊始就被对手摸透了底牌,从谋略上就输了一着。战场上的俄军在有条不紊的实施着坚壁清野的战术,他们留给纳粹德国一座座空城,那里既缺少现代化的水电供应,又没有合适房屋可供居住,而且每到夜里游击队就会在暗处对德军起突袭,搞得德军官兵疲惫不堪。

    当2o17年的第一天到来时,德军虽然已经成功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摩尔多瓦全境以及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大部分区域,但是德军最高统帅部的战役报告却显示俄军并未遭遇计划中的重创,反倒是全力进攻的德军损失不小,在持续一个月的军事行动中有八万多名德军士兵丧生,受伤者不计其数,唯一令德军最高统帅部感到欣慰的消息是德军被俘的数量非常少,因为很多官兵在被俘前都选择了自杀或者与俄军同归于尽。

    当这些报告被送到舒伯特面前时,他翻来覆去的研究了好几遍,最终却只能将恼怒的目光投向了奥布尔哈克和古根海姆:“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明明包围了将近八个集团军的俄国人,但是结果却只消灭了不到二十万人,剩下的那些俄国人去了什么地方?难道他们都会隐身魔法吗?”

    “我的元,虽然我们包围了不少俄军部队,但是由于俄军早就做好了撤退准备,再加上处于包围圈外围的俄军往往拼死抵抗,因此我们才未能将他们全部歼灭……”

    “这样的解释您认为能说服我吗?”舒伯特不耐烦地打断了奥布尔哈克的解释。

    “我的元,尽管第一阶段的作战未能完全实现歼灭俄军主力部队的目标,但是也应该看到战场的主动权依然掌握在我们手中,至于说到第一阶段作战无法令人满意的原因,我认为不光是我军吸取了当年失败的教训,俄国人同样没有忘记1941年一败涂地的惨剧,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在今后的作战中,在我军的实力没有受到严重消耗前,俄军肯定不会与我军展开主力间的会战。”古根海姆说。

    “难道我们真的要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吗?”舒伯特显得有些烦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