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是叛臣?-第2/3页





    传令兵生怕小命不保,见太子哥哥追问,慌乱中如捣蒜般点头道,“小的倒是记得一些,不过因为当时新兵操练口号喊的太大声了,听的不是十分清楚就是了…大概就是那位大人骂赵将军不识时务,然后赵将军说劝他不要如此行事,还说了什么害人害己…之类的话。”

    “哦?”

    得到的都是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太子哥哥不禁细细打量起这个其貌不扬的传令兵,并开始揣测起他话里的虚实。

    “你说,你是见过那个大人的手令的对吧?可还能完整的将它画下来?”

    未料到太子哥哥会这么说,传令兵的身子一僵,但是为了保住小命只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随后,宫女端了笔墨纸砚进来。

    在他实在惨不忍睹的画技里,一块手令初见成形。

    “这是…”太子哥哥若有所思的端起那张临摹好的手令画像,瞧着父皇沉默不语。

    见状,赵公公倒是目达耳通,过来接过了那张画像并呈到了父皇跟前。

    “居然是他?”父皇目光一凛,喃喃道。

    只见那略微泛黄的纸上留下的赫然是姜尚书的手令图案。

    是那个平日以清廉著称的闷葫芦?姜氏的父亲?

    父皇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端着画纸连看了好几遍,才将信将疑道,“你确定没有记错?”

    见父皇不是很相信的样子,传令兵没命的磕起了头,扯着已经嘶哑的嗓子道,“皇上明察,小的就算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骗您呀!”

    不再与他多话,父皇只是环顾了群臣一眼,其中却没有现姜尚书的人影。

    “姜尚书呢?”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副茫然的样子。

    太子哥哥沉思了一会儿,朝父皇揖手,“父皇,此时为了查明真相最好还是让人去尚书府一趟。”

    父皇一手支着脑袋没作声,算是默认了。

    然后,在太子哥哥准备传令下去时,太和殿外突然传进来了一个洪亮的嗓音。

    “不用了,姓姜的老贼已经让本王给逮住了。”

    接着,众人望去,正好看见一身绛色衣袍的海宁王,精神抖擞的迈着沉稳的步伐进来了,身后还押着浑身狼藉的姜尚书。

    “皇叔?”太子哥哥诧异的看看已然鬓角斑白的二皇叔,最终目光落在了姜尚书的身上,“您这是?”

    二皇叔笑笑,并不理会自家侄儿,而是从袖口里取出了一封密函朝父皇跪下,十分正经道,“皇上,这是本王今晨从一个密使手里拿到的,是赵将军生前抓到的一个吴国细作身上搜出来的密函,上面清晰的记录了钟离各个军事要塞的地形与兵力分布,请皇上过目。”

    侯在一边的赵公公瞧瞧父皇凝重的表情,心里大抵猜到了这密函的重要性,便立马从二皇叔手里接过了密函,呈到了父皇跟前。

    看了以后才现,这一封钟离兵力分布的详解,落款处的印章正是平日以清廉著称的姜尚书。

    “来人啊!”接着,二皇叔又让人抬上来整整四箱子的金银财宝和一箱子的信笺,都是从尚书府里搜出来的,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而这些信笺多数都是吴国一位化名“李恒”的人用来打探军情的,从多封信里面的内容可以得知,姜尚书与这“李恒”的一切往来都建立在吴国支付的酬劳上。

    这下人证物证具在,姜尚书通敌叛国的罪名也算是铁证如山了。

    “呵呵…”父皇如痴如狂的笑了,起身走到姜尚书身边,将密函丢在了他脸上,原本凝重的表情变得愈阴鸷,“姜尚书…姜吉6,真没想到你竟出卖了钟离,出卖了朕?”

    姜尚书低着头,并不答应。

    倒是太子哥哥对他的态度十分不满,将他押在了地上痛愤道,“赵将军是不是你杀的?”

    此时姜尚书恐怕早就知道自己是难逃一死,索性也不诡辩,反而直勾勾的看着父皇道,“人是我杀的又如何?我让他归顺吴国,那个不识时务的家伙非但不答应,还要揭我,可我不过是遵从了万物的法则,弱肉就该被强食!所以我将他杀了,他死的活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