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子晴再孕-第2/3页



    当然,这只是子晴自己的想法,还没敢跟林康平提过,毕竟,子晴知道他家子嗣单薄,还是愿意儿女成群,开枝散叶,才不枉他娘辛辛苦苦把他生了下来,想到这里,子晴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康平,咱家在这边安家了,可是,你爹娘的牌位什么的都没有请来,家里那边有人上香吗”子晴想起了正月里子福他们进祠堂祭祖的事情,想到林康平这么多年,也只怕是成亲那年回家祭过一次祖,不由得为他心疼。而且,子晴这边的规矩是父辈的还进不了祠堂,留在长子家的厅堂供奉,祖辈的才进祠堂后人共同供奉。

    林康平听了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揽着子晴,说道“还好,我那边的规矩不一样,我爹娘都在祠堂里,有人供奉,我大爷这点情分还有。每年的清明,王财他们会代我去一趟。都说故土难离,不然,我早就把他们请过来了。”

    因子晴还没十分确定,怀孕的事情就没先宣扬出去,只是跟沈氏提了提,沈氏笑了笑,掐指算了算,说道“趁着年轻,早些生养了,还恢复的快一些,估计你这胎在十月底十一月初,还好,不是太冷。你今年也十九了,成亲这几年,我冷眼瞧你,行为做事的比我当年强,我当年要是有你一半的机灵要强,也不至于让你们遭了这么大的罪。”

    子晴听了靠在沈氏的身上,说道“娘,为什么每个做媳妇都知道了分家好,要分家,等自己做了家婆,就忘了,非要把自己受的罪从媳妇那找回来”

    农村这种家庭,又没有什么大锅饭或者祖宗留下的家底可以混吃,不分家,可真是没有一分好处,做起事情来,你指着我,我指着你,吃点东西来,就这么点有限的饭食,谁都不肯相让,有的家里甚至为了一口吃食打得不可开交,真是何苦。

    子晴不得不承认,沈氏把孩子们分出去的想法太超前了,太有现实意义了,不然,以陈氏家里的情况,也不可能有银钱去开这个饭馆,陈氏还不得三天两头地接济娘家,到时,跟子禄,跟沈氏肯定有不少不可调和的矛盾,就是刘氏知道了,心里肯定也会有想法的。可陈氏又不能真的扔下她的娘家不管。这样分家了,所有的矛盾都解决了,还成全了陈氏创业的决心,这不,最困难的一步总算迈了过去,她家的饭馆如今在安州城里也算小有名气了。

    子晴这段时间是闲了下来,可家里的事情还真不少,康庄要开始预备种第一季玉米,地刚刚全都翻过了,这回全跟毛豆套种,晴园里面的菜地也要翻新,还要育苗,林山林风忙不过来,好在阿土和阿水以前家里也是种地的,听说种的最多的是番薯,这东西产量高,就是从粤城那边传过来的。正好,子晴打算今年收了玉米,在康庄划一块地种一季番薯试试,主要是番薯藤晒干了冬天好喂猪。

    子晴见两个孩子锄地也是有模有样,如今也学会些当地的方言,只是一着急,就开始满口叽里呱啦的,见大家瞅着他们哈哈大笑,就会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脑袋。听说这几个月跟着林安林福,也学了几百个字。

    陈氏在孩子满月后带着孩子和小桔回了安州,一则是回娘家挪挪窝,二则是子禄到现在还没见过孩子,陈氏抱了过去,好歹子禄中午能回趟家,能看看孩子。

    沈氏自是没有意见,亲自送了陈氏过去,给亲家道了恼,又拜托了亲家好生照看,等亲自见到了子禄,叮嘱几句,这才依依不舍地回来。

    子晴这时也确定自己是怀孕了,说来也怪,子晴怀了两次孩子,都没有什么大的反应,顶多是闻了腥味有些呕吐,不过,即便如此,林康平也是不肯让子晴动手做什么了。

    三月底的时候,子晴还没见林康平出门,问道“旧年这时,你不是去了林山我小舅舅那今年怎么还没动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