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戴帽披风
秋民想了想,用手指点了点小涛,可小涛没懂他是什么意思,膝盖有些不听使唤,微微有点儿弯曲。
秋民指着小涛说:这事儿他懂,你们俩去办吧!
涛子急忙反驳道:我不懂啊,什么十条啊?我不知道啊!
秋民骂道:滚滚滚!都给老子滚!
罗煦城知道秋民那里问不出什么了,索性拽着小涛往外走,小涛嘴里还问着什么十条。
?
秋民所说的十条是网剧刚兴起时的叫法,当时还没确定网剧的审查标准,过渡时期有一个十条审查标准,内容无非是不能反党反社会、不能违反法律法规、色情、迷信都不行。后来网剧的审查新政出来后,也就没人知道这个十条了,听说现在网剧和电视剧的审查标准统一了,想必以后更没人知道这事儿了。
单从这点来看,我是相信秋民是北漂过的,一般人是不知道这事儿的,难道秋民真的去北漂过吗?堂堂的云溪城主去影视圈混是不是太屈才了?
话说回来,文化这事儿好像谁都能管,又好像没人能管个明白,整个行业的管理难点说白了就两条,一是人心、二是金银。我们就以《金瓶梅》为例,《金瓶梅》是一部好的小说吗?它当然是!他甚至开创了小说领域的先河,可它是一本禁书,被禁的原因如出一辙,那就是淫秽色情,可跟它的优秀相比,淫秽色情这顶帽子根本不值一提。
?
我猜秋民也没想把这事儿给弄明白,否则他也不会大手一挥丢给罗煦城和小涛。从另一个角度讲,文化这块儿的管理现状不就这样吗?
就在此时南城出了很多有趣的事儿,今天早上南城出了很多穿带帽披风的人,脸给捂的严严实实,南城王旅全给拦住了。因为进出南城不需要穿带帽披风,秋民那次是因为他太突兀了,所以都知道是他。这会儿黄伯元去了西城,王旅敢肯定秋民不在南城,所以今早穿带帽披风的人全都被拦住了。
这些人拦住容易,可处理起来就难了,他们一露脸谁都认识,甚至可以说是南城的名人了。这事儿惊动了南城王旅的几个行长,几个人凑一堆商量,这事儿他们也拿不准主意,便到西城去找黄伯元,黄伯元大概是知道情况的,当着罗煦城的面说放人。
罗煦城把小涛请到一边,罗煦城问:兄弟,李爷说的标准怎么去拿捏呢?
小涛此时也犯难了,因为很多东西根本不沾边啊!云溪城没有什么党,政府机构,也没有什么法律法规,这事儿就难办了。
小涛突然想起一事儿,说:对了,我觉得主要是不能有讽刺秋民的内容,其他的就是淫秽色情、血腥暴力、封建迷信的内容不能有。
罗煦城说:你说的有道理,我这就下令,你就留在王旅驻地,帮他们把把关。
小涛警觉的说:不了,我这就回去,还望罗廷尉费心。
小涛说完便转身离开,完全没有给罗煦城回旋的余地,罗煦城想硬拦住他,可他知道小涛是秋民身边的人,弄的过火了肯定会出事儿,也就不再阻拦他。
罗煦城抽了几名士兵在审查戏文,明面上是查其他违规内容,私底下只有一条,不准有任何暗讽李府、风府的内容。所有审查通过的戏本都有最终的批示。
罗煦城下完令后士兵们就开始忙活起来,罗煦城便前往在水坊复命,他很想知道小涛会不会告他的刁状,更想让秋民下道令把小涛留在王旅。
罗煦城到了在水坊后,发现秋民正坐在房间里看书,两眼无神的看着文字,罗煦城走进房间他也没有发现,罗煦城认为秋民的定力真好。
罗煦城说:启禀城主,所有的戏文都开始审查,审查标准都是小涛兄弟费心斟酌。
秋民没有抬头,只是说了一个好字,罗煦城观望了一圈后发现小涛并不在这里,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秋民给他什么特殊任务了吗?
罗煦城索性把事情挑破,说:小涛兄弟出去办事儿了吗?他早就离开王旅了啊?
秋民此时抬起头,想了片刻说:找两个兄弟盯着他,看他去哪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