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商侯VS夏桀:谁主沉浮? 揭秘史上最震撼的权力争夺战!-第2/4页



    在辛卯年,常氏被灭掉了,但夏桀并不知道,因为中原的道路已经被隔绝了。到了癸巳年,夏桀听顾氏也被灭掉了,于是非常惊慌。他号召各诸侯国的军队,表示自己要亲自出征。但是所有诸侯国都没有派兵前来支援,夏桀只好自己点集国内的军队。原来二十万饶军队,现在只剩下了十万人。而这十万人中又有一半不听从他的命令。夏桀就率领他平日里厚待的猛士两万人,先行去攻打那些不听从命令的邻国。先后灭掉了陶唐氏、有虞氏等十几个国家。取得胜利后,他回到国内调查那些不顺从的臣子和士兵,又杀死了一百多人。对于那些让他非常愤怒的人,更是将他们全家都杀掉。每都在寻找机会杀人,不曾停歇。这时,大地发生了剧烈震动,倾塌的宫殿崩塌,长夜宫也陷落了,压死了一千多人。夏桀又想征召民夫来修缮宫殿,但人们听后四散逃走,生怕被征召。

    十二月,桀下令群臣率士兵修缮长春楼和修容台,大家共同享乐,同时选拔美女。费昌在这个时候回到了商。夏朝的士人和百姓听后,纷纷奔向商朝。前来诉请求出兵伐桀王的,前后共有数万人。夏桀于是散尽金帛,招募勇猛之士,挑选北方凶恶强壮、勇敢善战的人为将。那些来自附近地方的贪婪、顽固、愚昧、有力气的百姓,长期没有接受过正统教育,既想要逃避贫穷困苦,又贪图财物,共有三万人。加上原有的勇猛之士,总共五万人。夏桀问赵良:“这样的兵力可以攻打商国吗?”赵良实在感到害怕,回答:“还不行!商国已经统一了下的兵力,已经拥有了百万兵力。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一车攻打二十车,也无法取胜。现在中国各国都跟随商国,只有施乃君王的至亲还在海边自保。他的附近有九夷的军队,数量不下数十万。君王可以命令施氏招集这些九夷军队,共同得到十万人。到了那个时候,以君王的勇气,亲自率领这些军队出征,就有可能平定商国的贼乱。”夏桀采纳了赵良的计策,命令新宠幸臣巫耿前往有施氏和九夷之地征召军队。从此之后,夏桀整都在练兵,不敢再享乐了。在进行军事演习时,如果有人不按照规矩行事,就会被杀。由于兵力不足,夏桀就随意抽调百姓来补充。如果有人犹豫不决,不肯前来,也会被杀。于是,夏朝的百姓能逃的都逃走了,那些无法逃走的人每都在盼望着商候的军队到来。

    这时商侯在亳城休息,正在和伊尹商量如何平息内乱。突然听到费昌回来了,伊尹:“夏朝时只有一个像费昌这样默默耕耘的人可以让百姓安心。现在费昌回来,那么百姓自然会跟着回来。只需要剔除少数的恶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不必再等了。”费昌已经见到了商侯,哭泣着请求出兵。他讲述了夏王陈的残酷虐待,这种情况绝对不能继续下去。后来,夏朝的元士育潜和逢元也跟随着费昌来了。他们都建议夏王应该被讨伐。而来求助的百姓也源源不断,数量众多,都哀求商侯发兵。商侯不得已,于是会合诸侯,命令他们准备好战车、甲胄和士兵,聚集在殷地。殷地就是现在的偃师。

    岁甲午,元月,商侯从国内调集了六军。他亲自率领军队,以道为名,是一位豪勇的勇士,统领前军。旬范是稳重的将领,率领后军。庆辅、湟里且都是善于用兵、出奇制胜的将领,分别统领左右军。商侯亲自统领中左军,费昌担任驾车的御手。伊尹统领中右军,担任副将。他们率领亲近商侯的诸侯们向西行进,会合下的诸侯。

    五月初出兵,十二日到达殷地,那么下诸侯都已经齐集了!于是到殷地而朝见商侯。商侯于是誓师。商的军队一之中经过葛、莘、杞等国的国境。这些国家的百姓素来没有教化,其中有冥顽之民,指着商的军队骂道:“这些判乱的人,春不务农事,却去讨伐正统国家的君主,喜欢战争。”商候的军队听到这些话十分疑惑。商侯就命令虞生写作誓词:“你们众人,都听我的誓言。不是我们这些人敢于制造混乱!夏朝犯了很多罪,上帝命令我们要惩罚他们。现在我命令你们跟随我,但你们却:‘我们的后稷不体恤我们众人,舍弃我们的农事而征伐正确的夏王?’我听到你们的话,知道夏王有罪,同时也敬畏上,不敢不为正义而战。现在你们要:“夏的罪恶像什么?”夏王率领遏制众民的力量,率领割断夏的国境。有些人因为懈怠而不团结,他们:“时间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你们这些人都会灭亡。”夏朝的罪孽如此严重,我必须前往夏朝去为民除害。你们辅助我一人,施行的惩罚,我将大大赏赐你们!你们不要不信,我不会食言。如果你们不遵守我的誓言,那么你们将会失去生命,没有任何的宽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