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商侯被囚禁,伊尹如何让桀王释放他?-第4/4页
商侯和育潜等人向北行进,走了不到一百里就遇到了逢元持着赦免诏书的人。商侯被赦免了,立即获得归国的命令。商侯望向皇宫,叩首谢恩。他和庆辅等人返回亳地。在告别费昌时,商侯涕泪交流,也没有下雨。圣饶眼泪,也可以知道不一定是灵验的!费昌等人流泪相送,送了商侯十里。然后,他们和育潜、逢元等人一起回到都城,向桀王复命。而桀王则在禁中,只在容台上寻欢作乐,不再轻易出来了!
三个人在外面残害百姓,两个幸臣在宫廷里欺骗百官,做尽了恶事。而百姓们都害怕三个人,百宫里的人也都追随两个幸臣,同样做尽了恶事。只有伊尹这样的人,凭借他的贤圣品质在朝廷立足,不偏不倚,不屈不挠。费昌靠着老资格担任旧职务,不沉不浮,不激进不诡异。育潜、逢元这些善良的人隐身于将仕之中,不露锋芒,不迷惘,不苟言笑,也不哭泣。这些人,都是大器晚成的人才,擅长在动荡的国度中生存。他们虽然不曲意迎合,但也不妄加评论。他们虽然不惧怕威胁,但也不傲慢无礼。因此,他们最终能保全自己,等待太平盛世的到来。后人钟伯敬赞美道:”地的法则,都是圆的。为什么人类的法则却是方的?而且一定要坚定地守护,才能闪耀出光芒。或许有时候,我们不需要那么坚定,而应该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变化,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言。言论能感化时代,行动能改变世界。这样的变化不可能一蹴而就,道德的修养又岂是容易达到的?我们要收敛锋芒,解开纷争。和谐地散发光芒,与尘世相同。其实,在古今之间,早就有像老子这样的智者了。“
伊尹在夏朝的时候,能够让具有阴险心思的赵良不再嫉妒他,邪恶奸险的于辛也不再图谋害他。他甚至能够得到庸劣的触龙的欢心,并且收为己用。伊尹还能够让费昌、终古、育潜、逢元等多位贤人和睦相处,各安于自己的岗位。他甚至能够让那个凶顽之人桀王也对他十分敬重。桀王每次上朝,看到赵良等高级官员,都会侮辱谩骂,大喊大剑但是当他面对伊尹时,他会怀疑伊尹是圣人,从而暂时收敛他的暴戾行为,一些长者应该的话。此外,桀在宫中做了些极其丑陋的事情,但在见到伊尹时,一定会表现出羞愧的神色,心中有些愧疚。伊尹见到这些事情,就会立刻知道,但他特意不敢出来。即使别人问他,他也不敢出来,因为他深知话会有过失。这就是他为什么是一个真正的圣饶原因。后人冯犹龙称赞:“鱼不能飞,鸟不能跑。经过修炼,愚笨的人也能变得聪明。有圣人自己修炼,使鸟跑得像兔子一样快,鱼游得像龙一样。又好像炼金术,能把顽金炼成其他金属。又好像澄清的潭水,能包容各种奇怪的影子。圣饶胸怀像江河一样宽广,能包容各种污秽的东西。像华山嵩山一样厚重,不会被摧毁。伟大的音乐没有声音,至高的道理不需要言语。气囊没有缝隙,身体自然圆满。没有口的羊无法被杀死。我们应该时刻谨慎,戒惧着自己,避免意外的发生。”
桀王为伊尹在朝的时候,不喜欢长时间不出去。当他出来时,伊尹并不琐碎地陈述,而是等待桀王询问。当桀王问及事务时,伊尹会观察事务的浅深、喜怒、缓急、轻重等情况,然后才发表意见。他的言论必定符合道理,不会拂逆桀王的意愿,规劝失误也不会触怒桀王,正确地陈述观点,不会让桀王感到厌烦,以为他过于迂腐。所以桀王对于伊尹,虽然不至于信任依赖他,但也不会厌弃他。虽然不能真正听从他的意见,但也不会公然违背他的话。
从那以后,国王每隔三五出一次朝,处理完政务后又回到宫郑外出处理政务时,大多按照三的建议来决定。回到宫中后,则主要听从妹喜的安排进行娱乐。尽管在外部有很多不公正的刑罚,但却不会导致大规模的杀戮。宫内虽然每年都修缮宫殿、别院,整顿池塘、酒池,但也没有过多的劳役。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六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伊尹在朝中的潜移默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