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论心理年龄我是你叔-第2/3页
“没想到这栋楼会烂尾这么长时间。”高翔记得这栋烂尾楼二十多年后还杵在这里,先后换了几家开发商都没能拆动。
这栋楼是郊区李沟村出资建设的,李沟村是靠皮革加工起家的,八十年代曾经富甲一方,穷了一辈子的人乍然富起来,通常都会炫富,而且要在平时一贯瞧不起他们的人面前炫富,于是李沟村人决定在城里买地盖楼了,而且要盖十六层,要成为东江市的标志性建筑。
只是后来李沟村污染没搞好,生产皮革的废水窜入了主城区的河道,甚至影响到了自来水厂的安全,这件事也被央视报道过,很快省市联合多个部门强行把李沟村的皮革厂给关停了。
失去了滚滚财源的李沟村,无力维系建设大楼的后续资金,加之八九十年代房地产市场并不是很景气,没人愿意接盘李沟村的烂尾楼,后来李沟村利用已建起来的楼层搞起了小商品市场,但是由于规模比邻近的三庙街小商品市场小许多,始终没搞起来,最后就彻底闲在那里好多年。
至于后来谁接手了这个项目,重新来过的高翔也无从考究了
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高翔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决定成为这处烂尾楼的接盘侠,至于买下来将来做什么他还没想好,不过就算是一直烂在那里,等到十几年后光是卖地皮都能兑现王万达提出的一个亿的小目标。
烂尾楼门口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小商品市场招租。
招租广告牌旁边蹲着一个正在抽烟的农民工模样的年轻人,当他扭过脸往台阶下吐痰时,高翔看清楚他的脸后笑了。
青山不再,绿水常流。孙老六啊孙老六,没想到这么快我们又在这一世重逢了。
“陈薇,这里是新开的小商品市场,不如进去看看有没有太阳帽卖。”高翔说道。
“好啊。”陈薇应道。
两人在台阶前锁好自行车进去,里面的摊位只租出去了一半,陈薇直奔一个卖太阳帽的摊位过去,高翔没有跟过去,而是楼上楼下转了转,地面两层,地下一层,每层大概一千五到两千平方米。
转悠一圈高翔从二楼下来,看到陈薇正与摊主讨价还价,于是往门口走去,他决定会会前世的老熟人包工头孙老六。
孙老六正蹲在原地抽烟,看着来来往往的城里女人眼睛都不够使了,每当看到有漂亮女人经过他都会情不自禁的狠狠的抽上几口烟,看到孙老六的色眯眯的样子,高翔就想笑。
上一世高翔开劳保用品公司时,孙老六是高翔公司的常客,但是也从别的渠道采购劳保用品,当高翔最终把他发展成为自己的永久客户时,孙老六只用了一杯红星二锅头就把高翔送回到一九九二。
看着眼前这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农村孩子,高翔不知道该感谢他呢,还是该感谢他呢?
一个打扮时髦的姑娘蹬着高跟鞋从台阶下经过,孙老六的脑袋跟着姑娘的身体移动着,脖子几乎扭了九十度,目送那姑娘曼妙的身影消失,孙老六很失望的狠狠嘬了几口香烟,结果劣质香烟的过滤嘴被点着了,孙老六赶紧把烟屁股扔掉。
“哈哈哈!”高翔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恁笑啥来,俺又不认识恁。”孙老六昂起大宽脸说道。
“咳咳,没什么,只是看你有些面熟。”高翔干咳几声道。
“俺咋看恁不面熟来。”孙老六将信将疑的上下打量着高翔。
“你姓孙,何南东边孙店村的吧?”高翔说道。
“咦!恁咋知道来?”孙老六问。
高翔心说,你自己在酒桌上亲口告诉我的,这就忘了?
既然知道你的老底,忽悠你买付拐,你不还得送我一辆自行车?
高翔用半生不熟的何兰话说道:“咱是半个老乡来。”
“半个老乡?”孙老六摸着脑袋皱着眉头仔细回忆着。
“你忘啦?我爸当年是那里的下放知青,七九年才返城的,孙店村口有一条齐腰深的小河,一到夏天咱们就一起到河里捉鱼逮螃蟹?”
这也是孙老六酒桌上回忆的童年趣事,而且很深沉燃起一根烟说,很怀念那段时光,声称如果能回到从前,他愿意放弃现在的万贯家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