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御敌御马山
特战营也在准备迎接鬼子的下一轮进攻。
昨晚,特战营政委田里丰、参谋长戴顾颐、副营长王方仲就带着神虎连、天马连、狮王连和猛鲸连回到了御马山,立即就在御马坳两边的主阵地里埋伏下来。山豹连一直就在御马山御马坳修着防御工事。炮兵五连一排和二排也回到了御马坳,把大炮架在山豹连的后面对着御马坝。
今天中午,炮兵五连的三排和四排也回来了,立即在御马坳后面的坳后岭工事里严阵以待,一同回来的飞龙连则在御马坝西侧的坝西山埋伏下来。下午,营长王定云和麒麟连也回来了,王定云立即去了设在坳后岭的临时指挥所,麒麟连则立即去御马坝东侧的坝东山埋伏下来。
御马坝是一个很大的坝子,直径有两公里大,四面环山。坝子里一马平川,土松地肥,种着高梁和玉米,是御马村人口的主要粮食来源。目前的高梁玉米都长有半个人深了,绿油油地很是喜人。坝子的中央有几间瓦房,那原是御马村的村址,后来人们为了辟为耕地,就把村子迁到西面的坝西山山脚下去了,这几间瓦房留下来作为纪念并兼作劳作休息时用。瓦房旁有一条小溪横贯全坝,通到东西的环山河。瓦房旁也有一条大路横贯全坝,通到南北的山脚,这条大路也是通向南屏山中心马甸子的必由之路。
御马坝四面都是山,大地名叫作御马山,但村子里的人为了区分东南西北,就把东面的山叫作坝东山,西面的山叫作坝西山,南面的山叫作坝南山,北面的山叫作坝北山。坝北山比较高,最高处高耸入云,只有正中间的御马坳低一些,那里连通御马坝向北进山的路。坝东山和坝西山北高南低,从北向南蜿蜒连接到坝南山。坝南山则比较低了,成椭圆形连连绵绵地包围着御马坝。似此看来,御马坝实际上是由御马山包围的山间盆地当地人称为坝子。
这山这坝为什么叫御马山和御马坝?主要是因为这地方产好马,相传曾经所产宝马得到过皇帝的青睐,所以定名叫御马山和御马坝。实际上南屏山各地均产马,因此有众多的地名都是和马相联系命名的。只不过这里所产之马有幸得到过皇帝的青睐,才赢得了“御马”产地之名。
不负盛名,御马村的人都养马。不过现在养马不是主业了,御马坝已辟为粮食产地,养马只充作劳作牲畜和骑射爱好之用了。御马村年年要举行骑射赛马比赛,优胜者可得到“骑王”、“箭王”、“刀王”、“茅王”、“枪王”的美名。现在的村长马动员就是曾经的骑王,他的儿子马玉啸和女儿马玉姣是前两年的骑王和箭王。现在的村自卫排排长马足劲是前几年的枪王,副排长马重金则是前几年的刀王,二班长马长毛则是前几年的茅王。御马村的青年男女个个都是骑马高手,且精通骑马射箭、舞马、耍茅、打枪、投弹,十八般马上武艺俱兼。
此刻,御马村自卫排排长马足劲正在村公祠门前向特战营副营长王方仲要求参战打鬼子。王方仲是代表特战营来村里检查群众转移的。鬼子要进攻根据地马甸子,御马坝是必经之地,特战营要在这里打鬼子,老百姓必须转移。虽然这个安排昨晚就告知了村长马动员,然而王副营长不放心,还是来村里检查是否转移妥贴。马动员很有组织才干和威信,在今天中午前已经把全村老少转移他向西部八十里外的八玄山去了,连同骏马镇来村里的两百多个老百姓也转移向那里去了。村自卫排在送走群众以后却没有走,他们要留下来和特战营一同打鬼子。
御马村自卫排曾集体要求参加抗日武功团,但是没有得到王团长的批准,理由是自卫排里有十多个战士是父母的唯一男丁,加之第三班的战士全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这个村的自卫排的前身护村队是王团长在五年前资助了十多条枪建立起来的,王团长也教过护村队队员的枪法和武术,因此自卫排的战士都很听王团长的话。村长马动员和王团长也是至交,抗日武功团成立后他就带着马足劲等十多个青年到马甸子去要求扩村队要集体参加抗日武功团,王团长考虑到护村队的实际情况当时没有同意只批准将护村队改编为自卫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