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勇探黄家院-第2/4页





    久单牧独的计谋可谓是万全之策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了,只等鱼儿来上钩自投罗网了。王大勇这条鱼儿果然上了钩。来的还不只一条鱼,而是六个人。林敬山、王六民、王开元、张贯才、夏青泉也一同来了,他们就跟在王大勇的身后。

    来到离黄家院不远的燕儿巷,王大勇止住了前进,对大家说:“日本特高课毒辣而狡猾,黄家院不会不设重兵把守再设暗兵提防,我们此去得高度警惕,否则必遭其害。”众该说:“正是如此。”王大勇说:“那我们要想个应对之策。”

    林敬山说:“我一路都在想,我们能不能进得了黄家院,听说黄家院墙高院深有几重院,我们该如何进院呢?”王六民说:“黄家院有五重院,前院后院左院右院还有院中间的院中院,前后左右四院院院相连,中间的院中院置于一个大院坪之中,是一个园中别墅,这是主人住的地方,所以称作主院又叫院中院,要进到院中院四面开阔,很困难。”王六民曾经常受堂爷爷王忆庚所托去给黄兴宗送农产品,好奇地参观了黄家院。

    王开元也和王六民来过黄兴宗家,还在后院的农产品加工厂里干过几天活,对那里很熟悉。他说:“我看后院房子要矮一些,后院的围墙虽高,但搭人梯还是可以上去的,院里长着好多大樟树,现在也不落叶,枝叶都伸到墙外了,好隐蔽,我看就从后院进去。”夏青泉接着说:“我看墙高也不用怕了,我带着钩绳呢,一甩上树就成了梯子了。”张贯才说:“口说无凭,我们还是要到现场看看再说。”

    王大勇也想到了从黄家院的四面八方进院,但还是觉得王开元讲的地方最佳。王大勇说:“那好吧,我们就到现场去看看,但要特别警惕,以防鬼子有院外暗哨呢。”大家点头称是。

    一行人高度警惕地来到黄家院的后墙外。那里并没有鬼子的暗哨。王大勇向左右打一个手势,林敬山和张贯才,王六民和王开元,立即分向左右两侧匍隐而去。他们是沿围墙去侦探有否鬼子的明岗暗哨。王大勇和夏青泉则在后墙外察看墙内伸展出来的树枝,他们要决定从哪儿上墙。夏青泉已把钩绳拿出在手,他是个玩钩绳的高手,常在林间用钩绳上树,似猴似燕上下来去快如松鼠。

    不多一会儿,林敬山、张贯才、王六民、王开元都回来了,用手势告诉王大勇,围墙外没有发现鬼子的明岗暗哨。王大勇嗯了一声,随即学两声猫叫。他是用猫叫声来试探院内的动静。在静谧的夜间,任何突如其来的响声都会引起人的注意,如果院内有鬼子的哨兵,听到叫声也许会情不自禁地动一动,哪怕是细微的声音,凭王大勇的隔墙听声的本领,哪怕是根绣花针落地的声音他也能听得到。

    猫叫声过后,院内并没有声音。王大勇看了王六民一眼,于是又学了两声母猫叫。王六民则立即跟上作公猫叫。于是公猫和母猫争斗的声音不断。叫声中,林敬山则向院内投掷了一块小石子。王大勇听到了小石子落地的声音,并没有其他的声音夹杂其间,只有树上有一只麻雀带梦而飞。

    王大勇已经初步确定,院墙内没有鬼子的哨兵了。但是王大勇是谨慎之人,他还是等了好一会,细心倾听院内的动静。这时侯比的是耐心,如果院墙内有日本武功高人,他的蛰伏会使他赢得胜利。黄家院的院墙很高,是一层一层加上去的,开始的院墙不高,是防小偷的,后来加高了,是防土匪的,再后来又加高了防强盗,最后加高的一层是防江洋大盗,因为江洋大盗的功夫通常都很好,不高不足以防范。王大勇知道,如此高的院墙一旦进去了就不容易出来,因此进去之前就必须有备后退。

    王大勇又等了一会,还是未听出墙内有任何动静,哪怕是猫走的脚步声也没有,只有两片树叶的落地声他听见了。王大勇想,该行动了。他作了一个行动的手势。夏青泉早在他身旁准备着,看到王大勇的手势立即把钩绳向空一甩,恰巧钩住伸出墙外的树枝,用力一试,牢可为梯了,他抓住绳头就要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