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比武雷劈坳-第2/4页





    王大勇则没有想别的,他只想如何来打这一比,如何来赢得这一比,又如何来输掉这一比。全中大叔已经交待过他了,这一比不能赢,一赢了东隐山的人就会不顺气,不顺气就要出气,说不定就要跟夏邑村的人开战,跟夏邑村的人结仇,那样就对夏邑村大不利了。那样也不利于全中大叔要将东隐山的强人引到革命的道路上来了,全中大叔正想通过这一次东隐山和夏邑村矛盾的化解,来引导这两股力量向着革命的队伍里走来。

    王大勇昨天已仔细地观察过雷劈路的地形,对路的前后上下都仔细观察过,连一块凸石一洼凹坑一棵小树一根小藤都没有放过,这样他在比武中就可以心中有数地调动对方调动自己,从而可以使对方处于优势之中又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得到全中大叔和夏南山想要的效果。最终,为了让东隐山的人实现报仇,王大勇还要独孤求败,自己跳下几十丈深的悬崖。当然,王大勇不会用生命去冒这个大险,他要做到有备无患,事先预备的几十根绳索就悬在悬崖上,王大勇跳崖后即可抓住任何一根绳子得以救生。

    王大勇昨天在有保护的情况下也已经反复地演练了几十次,次次都取得了成功。后来王大勇已经熟练得如龙得水了,即使没有绳子他也可以伴着峭壁用轻功滑到谷底了。王大勇把这一成果报告了全中大叔,全中大叔说:“还是用绳子为妙,你身边还要带一根放坡钩,万一出现情况,放坡钩也可以救你的命。”王大勇笑了,说:“我现在对雷劈坳的悬崖已经了如指掌了,再高十丈也要不了我的命了。”全中大叔听了方放心。不过夏南山还是不放心。

    夏南山见王大勇要下坳去战李朋逵,一连声地叫:“大勇,小心,小心!”他这是关心。王大勇听到夏南山的叫声,也挺感动,连声回答:“我知道,我知道!”一边说一边下到雷劈路。

    李朋逵已经在雷劈路上了。他见王大勇小小年纪,竞敢临危不俱不畏生死地来和他在这生死一线的黄泉路上比武,已是佩服有加了。他抱拳对王大勇说:“小兄弟,我劝你还是回去吧,换个年长一点的人来,死了也值得多活了几年。”

    王大勇一听就觉得好笑,他笑对方把他看扁了,他想我今天就展展本领来给你瞧瞧,如果我们是敌我在此相搏,死的就应该是你了。但王大勇口中却说:“李大侠,别小瞧人,你手下若是留情,跌下崖去的就恐怕是你了!”

    李朋逵一听也乐了,他觉得这个小兄弟有幽默,他在少林山的悬崖峭壁上苦练了二十年,在这个雷劈路上比武虽然路窄,但他绝有胜算的把握。山顶上的人见他们在山路上比武了,都到山顶边沿来看。

    东方迁没有来看,他坐在长凳上喝茶。他这时气已经消了一些,开始喝茶了。他只喝了两口茶,李朋逵和王大勇就打起来了。东方迁功底深厚耳朵精明能听一里之外的跌针之声,李朋逵和王大勇的击掌对拳声他听得十分清楚,连他们的脚步声他也听得到。他心中也十分地清楚,夏邑村没有比李朋逵武功再高的人,这场胜利是屈指可待了。他也事先吩咐从人带来了一万两银子,以作夏邑村死者的安抚之用。

    东方迁本不想报这个仇杀夏邑村的人,他知道刘大铜摔死是个误会,夏邑村遭牛角刀土匪勒索防牛角刀偷袭而警戒,把刘大铜误当为牛角刀的人了而打下悬崖,这也是情有可原的。但他要报这个仇纯粹是因为山规,山规里规定山寨里的任何弟兄遭人杀了,其他弟兄必须为他报仇。刘大铜没有被人直接杀了,而是在和夏邑村的人对打中摔死了,等于被夏邑村的人杀了,他必须报这个仇。但这个仇和亲杀的仇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所以东方迁采取比武的形式来报仇,这也是山规里了断恩仇的规定。他作为山寨里的头儿,必须要为山寨里的弟兄报仇伸冤,夏邑村的人在比武中死了,这个仇就报了,刘大铜在地下就可以安息了,山寨里的弟兄的心也可以得到安抚了。这就是东方迁比武报仇的真实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